回覆列表
  • 1 # 翩翩逐晚風3168

    首先說明一點,適當比例的軍事投入是有利於經濟發展的。

    經濟發展主要源自於各行業技術的進步,經濟發展軌跡也並不是線性上升的,而是每隔一段時間技術的革命性進步促進經濟的爆發性增長。現代企業研發投入都要算投入產出比的,有投入就要有效益。

    而軍事上的科研投入很少考慮成本問題。目前我們生活中很多科技最早都是為了軍事用途開發的,比如,因特網,美國軍方最早開發網路為了解決軍隊內部資訊傳輸,後來轉民用開發了資訊高速公路即現在所有人都離不開的因特網。運載火箭技術,運載火箭前身其實就是導彈,現在每年上百顆商業衛星發射,氣象,農業,通訊等無不給我們生產生活帶來便利。雷達最早英華人發明用來預警德國空襲的,現在雷達的應用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軍轉民的例子很多,不再一一列舉。

    當然,資源總量是一定的,過度軍事投入肯定要擠佔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資源,經濟放緩又使人類各種對立更加尖銳,容易引發軍事衝突。

    然而,每次世界大戰之後都是經濟大發展科技大爆發的黃金時期,這種非常矛盾的現實您又是怎麼看的呢?

  • 2 # 小白世界

    這問題沒有得假如,畢竟有很多技術是因為有軍事價值才被研發出來,比如核技術,比如資訊科技,你說把研發軍事領域的資金用來研發其他確實其他領域會得到很大發展,但同時也會損失很多的軍事技術的發展!這個問題沒有得的假如,只要有人類就會有戰爭,有戰爭就會需要發展軍事技術!

  • 3 # 葉海林

    如果那樣的話,很可能人類的科技水平要比現在落後很多年,甚至有些產業都未必會出現。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全球定位系統。GPS的概念和設想都是在美軍的支援下才形成的,也是在美軍的資助下才完善的。

    1991年海灣戰爭時期,美軍的太空技術應用能力還相當低,前線指揮官獲得了空間司令部提供的一張衛星圖片,用來評估武器毀傷效果,大喜過望,要求再提供一張,空間司令部的答覆是下一顆衛星要六個月以後才能發射。

    不要認為美國在1991年就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空間支援能力以及空間裝置與常規武裝力量結合的作戰理論,他們也是在海灣戰爭後才看清楚空間技術的巨大軍事價值的。進而,空間技術在民用領域得到迅速應用,形成了現在規模萬億的太空相關技術產業。假如不是軍方支援,給地球上每個點都編個碼這件事兒很可能就是科學家的小愛好,因為其成本高,收益不確定,風險又很大,單靠企業的市場推廣很難形成產業規模。

    軍事應用對人類科技不斷提出新的需求,而這種需求往往會從軍事領域推廣到民用,產生巨大經濟價值,這是被反覆驗證的。再舉一個小小的案例,固體果珍大家都知道,那最初就是因為軍用需求才研發的,有人說微波爐也是,這個倒不準確,其實微波爐並不是軍隊提出需求以後才出現的,但美國宇航局的確對推廣微波爐做出了巨大貢獻。

    展望未來,軍用技術和民用技術的邊界會越來越模糊,用在軍事上的技術轉為民用後,對人類經濟生活的促進作用也會越來越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夜顛倒的生活對人的身體有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