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俊世科客
-
2 # 酷愛搞機
國內看來,困難重重。note3頻繁降價,突出了小米中高階混的不咋的。今年的大反彈,基本上都靠印度換機潮。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拋開歧視的眼光,印度是跟中國最像的國家。小米憑藉價效比成功,三星,OPPO vivo,還有印度本土企業,會輕易放棄嗎?15年時候小米也是國內第一,為何後來被反超???榮耀,
360,樂視,酷派,zuk,接連出現,這說明了價效比不是一家能做到的。印度本土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3 # 民族驕傲坑民族
小米在中國之外的任何國家地區,
銷量都有很大機率超越華為,
因為“價效比”是全世界99%以上普通消費者購買任何商品的絕對首要考慮因素
任何正常消費者,都會首選自己心理預算價位區間裡“價效比”最高的商品,除非“資訊瞭解不對等”
例如,假設你是一個充分了解手機的網際網路使用者:
預算2000元買個手機,你會考慮2499元的小米6,還是2199元的華為麥芒6?
預算3000元買個手機,你會考慮2999元的mix2,還是2999元的華為nova2s?
所以,“價效比”實際上是每個人購物的絕對首先考慮因素,除非“被人有意識資訊誤導”,例如過度誇大吹噓,或者被惡意造謠抹黑。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國外沒有海軍的造謠抹黑小米,公平競爭不怕任何對手!
但是,國內市場小米就很難對抗華為了。因為
1,國內海軍6年來對小米的造謠抹黑,讓國內大部分小白對小米認知就是“屌絲機,品控不好,拍照不好”等。
2,“愛國營銷”是某品牌獨具的,包括中興都搶不過它,而國內中老年人和部分意淫強國的屌絲青年很吃這套。
3,90年代起,某愛國企業就跟各省郵電局(那時候郵電還是一家)合股成立了多個公司,一直延續到現在,電信系統的很多人都還跟愛國企業有無數的利益關係,所以運營商合約機這塊小米不可能競爭得過。
4,黨政軍國企等,批次使用某愛國手機,這是長期“政府公關”的成果。而網際網路出身的企業家,最不屑也最不擅長的就是去政治公關。這塊每年上千萬的出貨量小米也不可能拿到。
5,愛國企業線上下渠道商投入了鉅額的費用,2017年菊花輪值ceo甚至直接批評終端部門的利潤太低,因為給渠道商的利潤返點甚至比OV還高很多。而小米的網際網路企業屬性決定了服務物件永遠是主攻C端個體消費者,而小米給華人的標籤就是“減少渠道費用”降低營銷成本而降低銷售價,所以靠自己幾百家“小米之家”根本幹不過別人數十萬計的經銷商門店。
ps:實際上,華為現線上下的經銷商門店數量很有可能已經超過OPPO或者vivo任意一家的數量了,在本人所在的城市繁華地帶,華為門頭的店鋪數量已經超過OV任意一家,而且很大比例的OV門店改換成菊花門頭了!
回覆列表
華為17年全球手機銷量1.53億,小米9200萬,可以說小米與華為差距明顯。但是小米發展迅猛,給小米三年的時間,超過華為還是非常有可能的。
華為去年出貨1.53億,但根據賽諾資料,國內出貨都超過1億,而根據IHS報告,華為國內出貨9000多萬,無論從哪方面看華為都主要靠國內市場的給力。去年華為手機總銷量1.38億中,國內銷量不到8000萬,國外6000多萬,從這方面可以看出華為2017年增加的1000多萬手機銷量,基本上都靠國內。國外幾乎都停滯了,華為2017年都做了什麼?
反觀小米,手機增量絕大部分都在國外。小米2017年手機銷量9200萬,國內出貨5000萬多點,其它4000多萬是在國外完成的。小米經歷了兩年的低谷,到17年第二季度觸底反彈。自此以後小米勢如破竹,不光手機銷量增速高居主流廠家榜首,還重返了世界前五。
小米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印度和東南市的巨大成功。這兩個都是新興市場,人口眾多,潛力巨大,目前手機市場快速發展,小米很好的抓住了這個機會。
而華為固守中國和歐洲市場外,在印度幾乎沒啥存在感。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很難保證仍然取得對小米的優勢。給小米三年的時間,手機銷量真有可能超過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