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86373777426

    各種貝類,海鮮河鮮裡少不了各種貝殼類,扇貝、元貝、帶子、鮑魚、沙白、青口、象拔蚌各種,這些貝類一般在市場上買的時候會給人處理好,譬如元貝、扇貝、帶子、鮑魚等商販會把這些海鮮殺好,將內臟取出,回家只要稍微清蒸或者煲湯,打邊爐美味又方便,而青口、沙白、蟶子這類海鮮買回家只要稍微滾一下湯,或者用豉汁、姜蔥炒就是一道很美味的佳餚。

    然而有一些貝類海鮮河鮮藏在貝殼內,肉很少,但是卻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將肉剝離出來,這種東西俗稱叫“吃味道”,享受這種“累”並快樂的過程。

    一、薄殼,學名尋氏肌蛤蜊,又名海瓜子,這種生長在沿海灘塗的貝類,身長大約只有2釐米,由於這種食物生長在灘塗,所以在烹飪之前需要在鹽水中讓其吐乾淨體內的泥,待吐乾淨後放入油鍋姜蔥爆炒,放點九層塔豆豉。十分美味。

    然而食用過程卻是十分艱辛,因為薄殼身長只有2釐米,而裡面的肉經過加工五六毫米都不到,而薄殼如其名,貝殼特別薄,只能很小心的吮吸,不然殼會破割傷舌頭,通常點一大盤薄殼,一個人可以慢慢吃一個小時。然而吃起來這樣費勁的食物,為什麼還那麼多人喜歡呢?取決於他的鮮美,蔡瀾先生曾這麼評價這種食物:“享受這道菜,是碗底剩下的湯汁,沒有其它海產比它更鮮甜的了。”所以即使食用過程費時費力,依舊很多人對炒薄殼喜愛有加。

    二、沙蜆,一種生長在淡水裡的貝類,這種貝類有種黃色的沙蜆,又稱作黃沙蜆,黃沙蜆一般生長在湖泊,小溪的淤泥裡,通常用網兜撈一次可以撈出很多,然後放在淡水裡養殖半天吐完沙後,用姜蔥稍微炒一下,湯汁鮮美,而且有滋陰明目的功效。

    為什麼說這類沙蜆吃起來累,原理類似薄殼,也是體積及小,肉極少,需要耐下性子慢慢琢磨,慢慢品味,如果是習慣吃牛扒,豬扒的人,或者性子急躁的人我想都沒法靜心品嚐這道美食。

    三、血蚶,又稱作泥蚶,生長在淺海泥沙灘塗裡,這種貝類貝殼厚實,通常在吐完泥沙後,用開水滾一下即可食用,潮州福建地區有將這類貝類用姜蒜辣椒醃製成生醃,特別美味。

    而血蚶體積較小,通常在白灼之後貝殼也不會開口,必須徒手沿著貝殼縫隙,將貝殼開啟,必要時可以藉助一毛硬幣,在貝殼尾部連線處,借力撬開,才能品嚐到貝殼裡面鮮嫩的肉質,因此也是一道費時費力的菜,而且如果吃了生醃血蚶,那更是辛苦,因為手上全是醃製的腥味,一般用檸檬水才能洗乾淨。

    四、花螺,其實花螺個頭分大小,通常海鮮市場上小個頭的花螺會相較於大個頭的花螺價格貴出一倍,主要原因是小花螺肉質更脆嫩,更鮮美,加上多是野生,因此價格較高,而這種小個頭的花螺吃起來也是“累”,因為個頭很小,雖然上菜同時通常會付上竹籤,然而總是很難將整隻花螺從貝類裡挑出,而花螺的尾巴海藻部分也是精華,因此要將整隻花螺入口,絕對是一件精細活,費心思靠耐力。

    五、錐螺,同理,類似花螺,這種錐螺清肝明目,用姜蔥豉油炒過鮮香美味,然後螺的貝殼太長,通常用竹籤只能講螺的頭部挑出,螺的尾部通常是藏在裡面。所以小時候吃這種生物,媽媽通常教我尾巴吸一下,然後再用力將整隻螺從頭部吸出。吃完一盤螺,嘴巴都有腫起來的感覺。

    寫完答案,又到飯點,腦海裡浮現出,拿著竹籤各種挑,各種吸的在大排檔不拘小節的吃各類海鮮的畫面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宋江武藝極差,為何他也敢收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