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乒乓球球
-
2 # 大雪龍騎
1、動作過大,導致變形
2、擊球時機或擊球點不合理
3、版型過壓
4、發力方向
建議練功階段,要學會在來球的上升期去主動迎球擊球,暫時減少主動發力,版型稍前傾
當熟練後再適當增加力量,目前階段失誤過多,主要還是練得不到位,基礎不牢固所致
1. 含胸收腹——身體稍為彎腰前傾,肚子內收,兩腳與肩平寬,左腳稍前,右腳稍後,膝蓋微彎保持彈性。
2. 近臺站位——身體不可離桌子太遠,因為這是近臺技術。擊球位置會在球桌邊緣附近,甚至是臺內擊球。
3. 提早引拍——當對手擊球后,球快過網時,就要準備引拍,並且預測球的落點調整站的位置。當球落臺時,引拍動作就應該完成,準備迎前擊球。記住,這是近臺技術,引拍要早,起拍也要早。
4. 身體跟球——不要拉手去追球、跟球,要移動身體來跟球。手臂與身體的距離要保持固定。引拍動作引拍姿勢如果錯誤,整個正手攻球的動作就被破壞掉,這一點非常重要!
5. 以腰帶手——注意轉腰動不能太大,約45度上下即可。大臂要固定在腰側,隨肩擺動,不可主動後拉。
6. 小臂放鬆——小臂跟大臂夾角不能太小……小臂應該自然放下,夾角約110度,也不可以把手伸直。
7. 不可抬肘——大臂與腰之間的距離不可太遠。大臂放鬆,但也不需要夾臂,保持舒適的距離即可。
8. 重心右移——右腿要稍微吃力,重心移動到右腳,上半身稍微右傾,隨著臀部往右腳靠近移動。注意,身體是水平平移,不可以往右蹲下,造成身體右傾太多 擊球前後重心起伏太大。
9. 手不後甩——手不能甩至屁股後面,頂多到右腳掌上方再往後一些。
10. 拍型前傾——引拍時,拍面應該就要往前壓,拍前傾;拍面不可向上仰,但是也不可以傾斜太多迎向擊球點的垂直面積要夠大。拍面要有迎風的感覺,而不是往前上“劈”。
11. 不可僵硬——應該全身放鬆,手臂、肩膀、腕部、手指全部放鬆,不可僵硬。 12. 引拍高度——引拍高度應該在桌面上,不可以把球拍放到桌面下。引拍高度也不可以太高,不能抬肘。
13. 右肩放鬆稍沉——利用右肩來降低引拍高度(右肩高低的控制來自腿屈彎腰),而不是把手打直把拍子放低。也不能兩腿齊蹲引拍(兩腿微彎保持彈性而不是蹲低)。注意影象的上半身在右腳上方,代表重心右移。 引拍時身體右轉約45度,面向右前方。
14. 借力截擊——球進臺後彈起時,上升期或高點前期就要揮拍擊球。藉助球反彈的力量就能輕易回擊球、 如果擊球點太高會容易翻拍。擊球時機太晚,會變成抽球,或者擊球無力。近臺正手攻球是利用反彈的力量還擊,所謂借力擊球,也可以說是截擊。太晚擊球無法借力,就必須主動發力,力量、弧度比較難控制。
15. 重心左移——引拍結束後, 重心要先往左腳方向移動,使身體迎向擊球方向來擊球(練習時,要規範自己往左前方擊球)。這就是所謂的用腳打球。
16. 以腰帶手——重心左移的過程 要"以腰帶手"來運拍,肩膀、大臂不可發力,用身體轉腰帶動肩膀,以腰帶肩,以肩帶手。(轉腰是俗稱,其細節是扭腰轉肩)
17. 收縮小臂——收縮小臂——擊球時,必須利用收縮小臂來擊球,大臂、肩膀、腕部都不可出力。小臂並非主動收縮, 而是靠著腿腰帶動的力量來帶動放鬆的小臂,順勢而收。小臂要以肘為支點繞肘而行。
18. 擊球方向——擊球方向取決於重心轉移與轉腰收臂的的合力方向,拍面方向也有調節作用,但一般情況腕型固定即可。
19. 腕部固定——整個揮拍過程,除非高階彈擊技巧,手腕應該放鬆隨臂而動,松而不垮, 嚴禁晃動、翻轉用力、翻拍等。
20. 揮拍軌跡——要與來球軌跡在一條直線上,這樣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擊球的效能並保證出球的穩定;也就是說,這時拍面與來球的軌跡應該構成“丁字形”,這樣才能使球垂直受力,不帶側旋。
21.手肘在右——注意手肘要保持在右腰前方,不可抬高,也不可前後拉動。大臂隨腰順勢揮動而不發力。(是不發力 不是固定不動)。擊球過程肘水平執行,而不是上下襬蕩注意擊球前肘部不得高於肩膀 ,擊球時以手肘為支點收縮小臂。揮拍終點———收拍位置。
22. 右眉收拍——擊球后,拍子的位置在臉的正前方15~20cm,不可離身體太遠,高度不可太低;太左、太右也都不正確。小臂擊球后跟大臂的夾角在60~90度左右。
回覆列表
從題主描述的情況來看,你是因為基本功不紮實,發力時動作僵硬變形,導致擊球下網。
以前聽教練說過:“正手出界,反手下網。”意思是如果基本功正確,只是長時間沒打球手生,那麼他剛上來打球時,往往正手會出界,反手會下網。這說明他的基本動作是沒有問題的。
而你的正手發力下網,證明你的基本動作還存在一定問題。不過你說正手攻球慢打時容易上臺,說明問題不大,關鍵在於發力時動作變形。
具體訓練方法:
一、基本姿勢。左腳在前,右腳稍後,兩腳分開稍比肩寬,身體偏右斜對球檯站立,右手執拍於胸前,雙膝微屈,上身前傾含胸收腹,身體重心放在雙腳的前腳掌上。
二、動作要領。引拍,左腳蹬地發力,執拍手隨著身體向右轉動,腰部略向右轉,重心落在右腳掌上;揮拍擊球,右腳掌蹬地蹬地,腰部略向左轉,執拍手向左前方揮擊,這時重心開始由右腳向左腳過渡;順勢揮拍,重心已經由右腳過渡到左腳;迅速還原,還原到基本姿勢,重心回到兩腳之間。
三、發力順序。1、左腳蹬地 2、腰部向右轉動 3、執拍手(右手)以肘為軸向後拉動引拍(與腰部同時進行)4、重心落到右腳上 5、右腳蹬地 6、腰部向左轉動 7、執拍手(右手)以肘為軸向左前方揮擊(與腰部同時進行) 8、順勢揮拍,重心落在左腳上 9、迅速還原,重心回到雙腳前腳掌。
注意:正手攻球一定要在球彈起的上升期和高點期擊球。如果等到下降期擊球將導致動作錯誤。
四、強化訓練。在基本動作沒有問題並能連續擊球50板以上,可以逐漸發力。發力大小的原則是自己能控制住落點,如果出現落點不固定就要收一點力量了。慢慢增加發力直到跟正式比賽一樣大,甚至更大,仍然能夠連續擊球二三十板以上,你就練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