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甘肅小九久

    每年農曆六月下旬開始,在西和縣,不論是縣城,還是農村,未成家的姑娘們就忙活起來了,湊在一起商量怎麼過屬於她們自己的特有節日。一般是幾個關係比較好的姐妹發起活動,同村未婚女性組成“一個場子”(俗稱“乞巧場”)。選定乞巧場後,姑娘們結伴利用閒暇時間在居住條件較好的姑娘家練唱《乞巧歌》。

    農曆六月二十六到二十九這幾天,姑娘們要從集鎮紙貨店迎請“巧娘娘”。“巧娘娘”請來坐在桌子上,必須用絲帕遮住臉,因為還沒有到正式迎巧的時間。

    農曆六月三十晚上,姑娘們穿上盛裝,列隊整齊,挑上“巧娘娘”,端上香蠟紙品盤,在老年婦女的引導下來到河邊舉行迎巧儀式。主持者焚香點蠟,燃紙放炮,“巧娘娘”頭兒跪迎接拜,其餘姑娘則站在河邊齊唱《迎巧歌》。然後,揭去“巧娘娘”頭上的絲帕,一路唱著歌將“巧娘娘”請進院。進院門要唱《進院歌》,進屋唱《坐巧歌》。再就是敬獻茶果,唱《獻茶歌》,乞巧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農曆七月初一至初六,乞巧姑娘們要各自到場歌舞祝賀,交流歌曲舞蹈,聯絡同鄉鄰里之間的感情。到初七這一天,乞巧活動達到高潮。無論大莊小村的清泉邊、水井旁都有乞巧的隊伍在歌唱、舞蹈。主持者焚香化紙,燃放鞭炮敬水神,姑娘們手拉手跳唱《迎水歌》。活動從晨曦中持續到正午。下午,姑娘們湊份子“搭平夥”,吃一頓豐盛的晚宴。宴罷茶畢,姑娘們有的準備照花瓣活動,有的預備送巧儀式,也有的繼續唱歌跳舞。照花瓣儀式更惹人,姑娘們早已將自己發的豆芽兒端到乞巧場裡來了,供桌上擺滿盛在小瓷罐裡用紅繩束起來的金黃的豆芽,用無色瓷盆盛上早晨迎來的水,掐一苗豆芽丟在水面上,借燭光燈影看映在盆底的倒影,一個人照,其餘人唱《照花瓣歌》。

  • 2 # 追夢樂享人生

    七夕的由來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七夕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裡,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時至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故有人稱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那2月14呢? 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上馬,七夕節被確定為國家七大傳統節日之一,於是七夕節俗加快了恢復,節俗也有所創新發展。

    其實,乞巧節並不是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紀念織女這個人,民間又稱“七姐”。乞巧節是女子的節日,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凡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乞巧的方式各年代地方皆有不同,最有名的是穿針乞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蛛絲乞巧則是把小蜘蛛放在盒子中,以其織網疏密為得巧多少;明清時代流行的投針驗巧是指在水盆中放入縫衣針,以盆底針影形狀判斷是否“得巧”。除了穿針乞巧,還有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為牛慶生、曬書曬衣、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誕、染指甲、婦女洗髮、結紮巧姑、拜“七孃媽”。後來這個“乞巧節”還被傳到東南亞以及日本和南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個月大貓咪拉稀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