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追光捕影者說

    有人說從膠片時代過來的人在數碼時代重拾膠片是為了情懷,但也不完全是這樣。因為我的好幾個不過三十歲的年輕朋友也在用膠片機拍攝,其中還有兩個女生。

    如果有一天數碼相機的相關指標比如說寬容度比肩膠片機,如果市面上還可以買到膠片,相信還會有攝影師用膠片拍攝。如果非要問個究竟,或許是返璞歸真紀念一個逝去的時代吧。膠片攝影就是一部攝影史的大部,影響了何止幾代攝影人。我曾經在南鑼鼓巷遇見一位持膠片機的兄弟,片子拍的很好而且很謙卑。沒有一些數碼半吊子身上的燥氣。

    膠片時代的攝影人和數碼時代的“膠片人”的那份根植於內心深處的拍攝經歷,暗房沖印的種種故事和磨難,其印記之深無法磨滅,根本揮之不去……

  • 2 # 不同視界

    前段時間老師特意從家裡帶來的古董膠片機讓我們體驗膠片拍攝,然後郵寄沖洗出來作品。測ISO、調光圈數值大小,這些完全手動測量然後自己調整,我發現用膠片機拍攝似乎更能全程參與你的作品誕生的全過程,隨之帶來成就感和感受攝影的魅力,也更能懂得攝影的原理,這種感觸在數碼相機恐怕是很難體驗得到的。

    現在數碼相機方便快捷、高質量、易後期、適用範圍廣,在人像商業領域,或許很少的攝影師用膠片機拍攝,但是,每種媒介每種材料在不同領域都會被需要也充當很重要的角色。德國現如今依舊有很多攝影師在用膠片機,在藝術創作中,他們也許更加關注的是創作中更加細緻入微的變化,他們完全手工的透過主觀和經驗進行操作,也體現了創作者對創作題材和過程的整體把握。所以,不管膠片機還是數碼相機都有其自身獨特的魅力,也都有被需要的獨特性。

  • 3 # 膠泥境相

    由於時代的發展,數碼技術已經取代膠片,成為攝影的主要工具,其方便和品質程度不言而喻。下面說說自己的一些感悟。

    1普及性.。膠片需要衝洗出來洗成照片後才能得到影像。沖洗膠片需要在裡將膠片從膠捲中拆卸到顯影罐中,用清水預溼,顯影(溫度,時間,攪動方式,藥水配方等等),清洗,定影,清洗,去水漬,晾乾等一系列過程後才能完成。其中每個環節都需要嚴格控制,因為這是個化學反應過程。沖洗照片亦是如此,步驟和方法更多。時間關係不再細說。而數碼拍攝完成後考到電腦裡即可。普及行更快,傳播更及時。

    2.品質。我是比較早使用底片掃描器和數碼相機,處在換代階段的一波人。說實話膠片的細膩程度、質感、以及對明暗部層次的表現,都不如數碼(我說的是中畫幅,大畫幅除外)。就在15年還嘗試過使用120底片拍攝沖洗並掃描,發現品質真的不如2000萬畫素以上數碼相機所呈現的影像品質。另外,膠片的感光度也有很大侷限,常見400的膠捲品質明顯不如100的,數碼會好很多。

    當然區別,遠遠不止這些。通體來說數碼已經在各種領域遠超膠片。喜歡拍攝膠片的是喜歡這個過程,有耐性有時間,或是追求膠片顆粒感有懷舊情結的人。

  • 4 # 拉拉桃

    對我而言膠片攝影的魅力有三個:

    1、是一種情懷,膠片機的機械感,復古色調等我很喜歡

    2、可以使用不同膠捲記錄生活很有意義

    3、衝掃過程和技術有趣,吸引我更多的瞭解膠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家有螞蟻怎麼辦!好多年了,小螞蟻在我家廚房窗臺開了好多洞,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