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其實,不是“過年”索然無味了,而是我們自己索然無味了。

    小時候過年,盼著過年,買新衣服穿。現在呢?大家期盼“雙十一”秒殺新衣服。

    小時候過年,和親戚朋友拉拉家常,開心得不得了。現在呢?回家聚會變成了述職報告,賺多少錢,買多少房。

    小時候過年,東西放肆吃,趁著過年想吃什麼。現在呢?每次多吃一釐米,都要說聲對不起!

    年,依然是那個年。我們,卻早已不是那個我們。

    不想讓過年索然無味,就要讓我們自己不要索然無味。

    不必花太多錢攀比,多用心關心老人和孩子。

    不必吹太多牛攀比,多用心關心朋友和同學。

    不必到了過年才想到減肥,多用心在平時就保管好健康。

    用心,才能有味!

  • 2 # 楊曉豔

    我認為不是氣氛變淡了,而是時移事異,人們的直觀感受變化了。這種感受的變化源於幾個因素。

    第一,經濟條件的好轉。過去經濟條件差,吃穿用度都很匱乏。在七八十年代,那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小時候,記憶中平時吃得多的是紅薯、饅頭,後來吃上了白米飯。吃肉不是每天都有的,我們家一個月才吃兩三次。穿的也很少,一年也就一兩身新衣服,其中一身還是過年買的。到了過年的時候,再窮的家庭都會想盡辦法拿出最好的東西來吃穿,那些東西都是平時可望不可及的。所以無論大人孩子都盼望過年。而現在平時都吃得很好穿得也很好,山珍海味也稀鬆平常,很多家庭都覺得過年跟平時差不多,玩不出新花樣。年因此少了值得期待的東西。

    第二,形式上的變化。節日需要一些儀式感,來彰顯不同。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一些習俗被取消或者淘汰,使得年文化越來越缺少載體。比如,為了不汙染環境,現在不準放鞭炮。很多人不習慣,沒有了鞭炮噼裡啪啦的響聲,似乎難以感覺到過年的氣氛。再比如現在城裡的房子裝修考究,貼不了春聯,同時高樓大廈也無處祭祀。很多家庭也省去了這兩個環節。至於其它的,買不買新衣也無所謂了,團年飯也沒期待了,孩子們包裡有錢也不在乎紅包了。當舊的年文化載體消失,新的年文化載體還沒有興起,自然會感覺跟以往不同。

    第三,大人與孩子的區別。總體來講,孩子比大人感覺過年更有意思。原因是孩子們更多是得實惠,而大人更多的是操勞和負擔。出門在外的有奔波之苦,收入欠佳的有虧欠之憂,籌備過年的有操勞之累,不勝酒力的有飲酒之慮,條件不好的有紅包之傷,諸如此類。縱向對比,過去我們是孩子,無憂無慮,過年只想著怎麼玩,怎麼玩得盡興;現在是大人,過年要揹負更多,所以感受也會大相徑庭。

    但總體來講,過年過的是“團圓”文化,無論小家還是大家,都突出一個“和”字,“家”和則萬事興。無論我們身在何方,無論我們多麼忙碌,感謝有年讓我們千里迢迢為家而奔赴;感謝有年讓中華大家庭團聚在一起,讓我們明白,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根,並以年文化的形式世代傳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訓以後的譜尼現在還強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