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盈若衝

    佛系的標籤對年輕人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從國家角度來說,肯定不提倡這種佛系標籤,因為它會讓很多年輕人放棄努力,不再靠個人積極地努力為社會創造價值。但是從個人角度來說,這種佛系的生活活法能有效的降低自己的痛苦感。處於當下的時代背景之下,佛系青年的誕生是有一定原因的。

    70年代是創業大潮,在這一個時期,有無數的公司誕生了,包括聯想、華為都是那個時期誕生出來的公司。在那個全民創業的年代裡,每一個人都看到了上升的渠道,每個人都渴望著鯉魚過龍門。到90年代,當時雖然傳統行業的創業潮已經過去了,但是網際網路行業的興起又提供了新的一批創業潮。所以"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成了這個時期人們的口頭禪。而如今在這個時代裡,各個行業的壁壘分明,網際網路行業的創業大潮也已經過去了,一步登天的機會微乎其微,往往是你費了很多勁,但是依然沒有看到希望,於是就有了佛系青年。

    和上一代人不同,上一代人本身來說在一個艱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有很強的韌性。而新一代年輕人,他生長的環境是比較優越的,獨生子女居多,從小家裡都是嬌生慣養,對待現實,沒有做好這種充足的心理準備。既然無法改變生活,那就改變自己,我想起了老舍的《駱駝祥子》,起初的祥子是一個非常能幹的小夥,在風雨之中,能躬起腰頂風而上,風吹不垮他,雨打不垮他,可後來呢。他在送葬隊伍裡混吃等死。既然努力沒有用,那為什麼還要努力呢?怎麼看這都像是一個哲學問題,乍一看還真不好反駁。

    日本現在年輕人的生活態度,就為我們活生生提供了一個樣板。佛系青年一詞最早起源於日本,日本老年人是比較有錢的,因為日本的公司都是終身制,可招聘的年輕人很多都是臨時工,沒有編制的,往往是老年人坐享其成,年輕人累死累活卻得不到與付出相匹配的回報,所以乾脆降低需求也不幹活,少消費或者不消費。我們現在的很多企事業不是也有臨時工了嘛,在發展狀況上,我們和日本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日本現在的狀況真有可能是我們的將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化解黴運,怎麼改變命運和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