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又名京戲、國劇。初產生於1970年左右,距今150歷史。最初的京劇並沒有固定的唱腔和流派,參雜了徽班、崑曲、吹腔和四平調等,經歷了變更與摸索,最終有了自己的風格,也就是——京劇。
京劇主要是有四個行當:生、旦、淨、醜。
生行流派:葉、姜、劉、徐。
旦行流派:梅、尚、程、荀、王、宋、毛、李、張、楊、陳、筱、小李、大李、龔。
淨行流派:郝、侯、袁、裘、金。
醜行流派:蕭、葉、劉、馬。
戲曲角色名稱的由來,歷來眾說紛紜。一個比較普遍的說法是:“生、旦、淨、醜”是用“反喻”取名的,這其實是個很老的傳說,早在雜劇、傳奇流行的時代就有了。不過,就在此說正盛時已指出其謬。如明代文學家祝枝山的《蝟談》中說:“生、淨、旦、末等名,有謂反其事而稱,又或託之唐莊宗,皆謬雲也。生即男子,旦曰裝旦色,淨曰淨兒,末曰末泥,孤乃官人,即其土音,何義理之有?”這就明明白白地否定了戲曲角色“反喻”的說法。
“生”。祝枝山說:“生即男子。”說得簡單,卻合情合理。先生、後生、儒生以及張生、李生等等,其中“生”的本來含義不都是對男性的稱謂嗎?有人可能覺得這太簡單、普通了,硬要去考證其中的奧秘,結果就生髮出一些牽強附會的說法。
“旦”。人們常想弄明白為什麼舞臺上的女性要稱“旦”?戲劇史家周貽白認為,“旦”字系由“姐”字演變而來。順序是先有“姐”,由“姐”訛為“妲”(宋雜劇中有《老孤遣妲》、《雙賣妲》、《襤哮店休妲》,“妲”皆“姐”之訛),再由“妲”簡筆為“旦”(金元院本中有《旦判孤》、《酸孤旦》,原來的《老孤遣妲》成了《老孤遣旦》)(見周貽白《中國戲曲論集》)。“姐”歷來是對女性的稱謂,既然“旦”即“姐”之訛,那麼“旦角”專演女性也就很好理解了。
“淨”。元人柯丹丘認為“淨”即“靚”之訛。他解釋說:“傅粉墨獻笑供謅者,粉白黛綠,古謂之靚裝,今俗訛為淨。”“淨”用臉譜,確是粉白黛綠,符合“靚”的含義,柯丹丘的說法是可靠的。
“醜”。其實不用解釋,無非是相對於“俊”來說的。人們不是常說“醜扮”、“俊扮”嗎?“丑角”扮演的人物雖不全是壞人,但大都須在鼻樑上抹一塊白粉,其形象畢竟是醜的。
京劇的行當是經過長期的提煉和規範,突出人物的內在特徵,把人物的內在特徵加以外化而形成的,是京劇與其他戲劇形式不同的重要特徵。
京劇,又名京戲、國劇。初產生於1970年左右,距今150歷史。最初的京劇並沒有固定的唱腔和流派,參雜了徽班、崑曲、吹腔和四平調等,經歷了變更與摸索,最終有了自己的風格,也就是——京劇。
京劇主要是有四個行當:生、旦、淨、醜。
生行流派:葉、姜、劉、徐。
旦行流派:梅、尚、程、荀、王、宋、毛、李、張、楊、陳、筱、小李、大李、龔。
淨行流派:郝、侯、袁、裘、金。
醜行流派:蕭、葉、劉、馬。
戲曲角色名稱的由來,歷來眾說紛紜。一個比較普遍的說法是:“生、旦、淨、醜”是用“反喻”取名的,這其實是個很老的傳說,早在雜劇、傳奇流行的時代就有了。不過,就在此說正盛時已指出其謬。如明代文學家祝枝山的《蝟談》中說:“生、淨、旦、末等名,有謂反其事而稱,又或託之唐莊宗,皆謬雲也。生即男子,旦曰裝旦色,淨曰淨兒,末曰末泥,孤乃官人,即其土音,何義理之有?”這就明明白白地否定了戲曲角色“反喻”的說法。
“生”。祝枝山說:“生即男子。”說得簡單,卻合情合理。先生、後生、儒生以及張生、李生等等,其中“生”的本來含義不都是對男性的稱謂嗎?有人可能覺得這太簡單、普通了,硬要去考證其中的奧秘,結果就生髮出一些牽強附會的說法。
“旦”。人們常想弄明白為什麼舞臺上的女性要稱“旦”?戲劇史家周貽白認為,“旦”字系由“姐”字演變而來。順序是先有“姐”,由“姐”訛為“妲”(宋雜劇中有《老孤遣妲》、《雙賣妲》、《襤哮店休妲》,“妲”皆“姐”之訛),再由“妲”簡筆為“旦”(金元院本中有《旦判孤》、《酸孤旦》,原來的《老孤遣妲》成了《老孤遣旦》)(見周貽白《中國戲曲論集》)。“姐”歷來是對女性的稱謂,既然“旦”即“姐”之訛,那麼“旦角”專演女性也就很好理解了。
“淨”。元人柯丹丘認為“淨”即“靚”之訛。他解釋說:“傅粉墨獻笑供謅者,粉白黛綠,古謂之靚裝,今俗訛為淨。”“淨”用臉譜,確是粉白黛綠,符合“靚”的含義,柯丹丘的說法是可靠的。
“醜”。其實不用解釋,無非是相對於“俊”來說的。人們不是常說“醜扮”、“俊扮”嗎?“丑角”扮演的人物雖不全是壞人,但大都須在鼻樑上抹一塊白粉,其形象畢竟是醜的。
京劇的行當是經過長期的提煉和規範,突出人物的內在特徵,把人物的內在特徵加以外化而形成的,是京劇與其他戲劇形式不同的重要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