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16日魯迅在上海逝世。魯迅逝世前立下遺言,一共有七條,即"一、不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一文錢--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趕快收斂、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塗蟲。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1965年4月26日,時已80歲的周作人自度將不起,也立下遺囑,其雲:"餘今年已整八十歲,死無遺恨,姑留一言,以為身後治事之指標。吾死後即付火葬或循例留骨灰,亦隨便埋卻。 人死聲消跡滅最是理想。
餘一生文字無足稱道,唯暮年所譯《希臘對話》是五十年來的心願,識者當自知之。"逾二年,周作人在"紅衛兵"暴打下身故,時為1967年5月6日。 1984年7月29日,
周氏三兄弟中最小的周建人在北京逝世,他在三兄弟中是做官做到最高的,也是壽命最長的(96歲)。
他在逝世前也留下了遺囑,即:"我身後的喪事要從簡,要改變繁文俗禮的舊習慣。現在大家都在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資金很寶貴,時間也很寶貴,不能因為辦喪事花國家的錢,不能浪費大家的時間。
我死後不要開追悼會,不要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屍體交給醫學院供醫生做解剖。最後把骨灰撒到江河大海里去。 偉大的革命導師恩格斯的骨灰就是這樣處理的。我們作為馬克思主義者,應當學習他的徹底革命精神。
三兄弟的遺囑,除了帶了各自不同時代的特點以及他們共同的對生死的達觀之外,長兄魯迅,最見本色;二弟周作人則是"壽則多辱"地冀望銷聲匿跡,連同他的肉體和文字(除了翻譯。 那本"對話"也即《盧奇安對話集》,是他晚年的遺作,直到他死後的1991年才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為什麼他說這是他"五十年來的心願"?除了是他長久的宿願之外,西方文化源頭之一的希臘精神在這"對話"中反映出的"疾虛妄",他以為正可與其同時代中國的王充《論衡》"一東一西遙遙相對",此也是周作人身上嫡傳的文化精神)。
至於三弟周建人,作為國家領導人,移風易俗是他的遺願。他原來的專業是生物學,早就倡導科學,也關懷婦女、兒童。三兄弟都是"五四"後中國"人"(尤矚目於婦女、兒童)的解放事業的旗手,他們身上都有人的自由、平等的思想精神的流貫。
1936年10月16日魯迅在上海逝世。魯迅逝世前立下遺言,一共有七條,即"一、不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一文錢--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趕快收斂、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塗蟲。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1965年4月26日,時已80歲的周作人自度將不起,也立下遺囑,其雲:"餘今年已整八十歲,死無遺恨,姑留一言,以為身後治事之指標。吾死後即付火葬或循例留骨灰,亦隨便埋卻。 人死聲消跡滅最是理想。
餘一生文字無足稱道,唯暮年所譯《希臘對話》是五十年來的心願,識者當自知之。"逾二年,周作人在"紅衛兵"暴打下身故,時為1967年5月6日。 1984年7月29日,
周氏三兄弟中最小的周建人在北京逝世,他在三兄弟中是做官做到最高的,也是壽命最長的(96歲)。
他在逝世前也留下了遺囑,即:"我身後的喪事要從簡,要改變繁文俗禮的舊習慣。現在大家都在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資金很寶貴,時間也很寶貴,不能因為辦喪事花國家的錢,不能浪費大家的時間。
我死後不要開追悼會,不要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屍體交給醫學院供醫生做解剖。最後把骨灰撒到江河大海里去。 偉大的革命導師恩格斯的骨灰就是這樣處理的。我們作為馬克思主義者,應當學習他的徹底革命精神。
三兄弟的遺囑,除了帶了各自不同時代的特點以及他們共同的對生死的達觀之外,長兄魯迅,最見本色;二弟周作人則是"壽則多辱"地冀望銷聲匿跡,連同他的肉體和文字(除了翻譯。 那本"對話"也即《盧奇安對話集》,是他晚年的遺作,直到他死後的1991年才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為什麼他說這是他"五十年來的心願"?除了是他長久的宿願之外,西方文化源頭之一的希臘精神在這"對話"中反映出的"疾虛妄",他以為正可與其同時代中國的王充《論衡》"一東一西遙遙相對",此也是周作人身上嫡傳的文化精神)。
至於三弟周建人,作為國家領導人,移風易俗是他的遺願。他原來的專業是生物學,早就倡導科學,也關懷婦女、兒童。三兄弟都是"五四"後中國"人"(尤矚目於婦女、兒童)的解放事業的旗手,他們身上都有人的自由、平等的思想精神的流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