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媽麗麗在修行

    1 學校的老師都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來講的,不是教的不夠用,是形式所迫。

    現在講究素質教育,三天兩頭下達各種檔案。不準佈置書面作業,要注重思維培養,要孩子參加多樣的實踐課程。學校裡都安排各種科目。比如心理健康,綜合實踐,美術,音樂,健康,科學等等。

    公立學校都是要踐行要求的,領導還會來視察。但是現在小升初呀,中考呀,他們還是考知識的,語數英給張卷子做,看誰的分數高。有些學校還單獨出題,出一些超高難度的題來選拔學生。不是老師不教,現在局裡不讓教,公立學校必須踐行素質教育不以應試為目的,這樣看起來學校老師教得不夠用,這怪不得老師。

    2 孩子們有升學要求,家長就在外面補課,輔導

    學校是這樣一種情況,但是孩子們切切實實有升學要求,而且競爭很大。家長只好給孩子在外面報補習班來應對升學考試。

    3 存在跟風和攀比

    有些家長看別人報了,我也得報,為啥,因為這是競爭性的考試。人家報了考高分,你沒報,孩子考不上好學校這不是虧大了嘛。所以家長也有危機感,同時也有攀比的感覺。

    誰誰的孩子在哪兒報名,學得特別好,成績進步了,你說你心動不?

    4 家長的焦慮

    很多家長面對這麼多的競爭替孩子著急。孩子學不好他們擔心,所以哪怕一點兒對孩子有好處的,他們都想試試。結果班越來越多。孩子越來越累。

    要綜合考慮自己孩子的情況,不要盲目報班。孩子需要休息和運動來讓身體和大腦更好。有些本來學得好的科目就不需要報了,因為會增加大腦頻寬,適得其反。

    因為熟練度超越150%就沒有必要了。都是無意義的重複浪費時間。

  • 2 # 沉默之無言的教育

    現在教師上課和報培訓班補課真關係不大了!我不是為老師辯解,請耐心聽我說:

    一,培訓班最火的是特長班,在我身邊只要家裡有適齡兒童,幾乎都報培訓班,已經是一種習慣,即使家庭收入普通,只要孩子喜歡,家長就願意投入。

    二,學科補習班也比較多,我聽到,見到的有如下原因:

    1,父母忙或覺得孩子在家太鬧,報一個補習班解決了問題。

    2、學生自己要求補習,有孩子覺得同學都補習,所以要求父母給她報班。

    3,就是家長跟風,有一個家長說:別人家報了,我也給報了完個任務,免得他考不好抱怨我。

    三,培訓機構的惡意宣傳,摸黑在職教師,讓家長產生焦慮。增加他們的收入。

    我們真不能一提到課外補習,就把黑鍋摔給老師,確實不應該。

  • 3 # Apple400

    我說說小學吧。孩子上課不聽講,下課不背單詞,不讀書。尤其是英語。家長文化低,工作忙沒有時間管,有的也不會。怎麼辦?重視點的家長就報英語輔導班。花錢了就重視了。有個家長給我打電話,問孩子用不用報英語班。我問,你家孩子成績多少?他說80左右。我就說不用!但你想作為興趣,看個人條件來吧。有人說,初中不是重新學嗎?告訴你。我們這裡初中一個月就開完一本英語書了。有的學校學兩種教材,一個牛津一個人教。還有就是家長讓孩子進快班。初中快班招生都會考試。(偷考也考)考的是奧數!不可思議吧!這個是上課不會講的!只有報輔導班。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影《投名狀》中,投名狀的內容是啥(就是結拜時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