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大才子比江南四大才子博學多才,且歷史影響大。江南四大才子在民間故事中的名頭確實大於明朝三大才子。
明朝三大才子,是明朝解縉、楊慎及徐渭三人通稱。縱觀整個明代,以博學多才而論,三人最強,而後世學者以及官方認為,無論從博學才學和當時的影響力以及對中國文學的貢獻,解縉最強。
明朝三大才子 評選標準是博覽群書、博學多才。 《永樂大典》總編纂管解縉被公推為博學第一。 超級才子楊慎被貶雲南地區,整天看書,被評為博覽第一,人稱“無書不讀”。 徐渭(就是青藤先生徐文長)則是最多才的一位——詩、書、字、畫、兵法樣樣精通。
江南四大才子他們分別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
唐伯虎在各種影視裡都出現過原名唐寅,生於1470年的3月6日逝世於1524年1月7日,其字又叫伯虎,後人和他自己封號六如居士、魯國唐生等,他在明代就成為了具有影響力的畫家、偉大的書法家、詩人。在他到了三十歲左右的時候進京考試,沒有考上,妻子因為生活窮苦就離開了他,唐伯虎就獨自一人遊歷各處,以作詩賣畫生活。唐伯虎曾跟過當時名氣很大的沈周和周臣學過畫畫,畫出的結果就是體態優美,造型生動,優雅清致。唐伯虎雖說很有才華,可是也是個憤世狂傲的性格,使自己一生坎坷,最後窮困潦倒至死,只活了54歲的他作品也有很多《一年歌》、《江南四季歌》、《百忍歌》等。
祝枝山生於1461年1月17卒於1527年1月28,其字希哲,是當時的長洲人,也就是現在的江蘇吳縣人,記載上說道此人相貌不是很好,右手指頭多長了一個,也就是小小的畸形,所以就自己給自己立號“枝山”,成為了當代一位著名的書法家。
祝枝山的科考道路也是坎坷不斷,5次參加當時的可考有個鄉試才中舉,後來參加會試參加了7次沒有進舉,就不在參加科考了,他的書法多虧有李應禎的指導,給他書法道路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他的書法主要以突出一種精神和畫畫的能力功夫,他的作品有《致元和手札》、《草書千字文卷》等,與唐伯虎也有過交談,在資料上記載關於他的墓由於歲月的變化已經成為了平地,蕩然無存了。
明代傑出的畫家、書法家文徵明,生於1470年11月28日卒於1559年3月28日,字徵明,後來待在了衡山上,然後就被稱為“衡山居士”,是當時的長州人也就是現在的江蘇蘇州之人,他是全面普及知識之人,對詩、畫、文、書,都有很大的成就,他善於畫山水、人物、花卉,在年輕時就是沈周的徒弟,也拜過李應禎為師。他的作品有《湘君夫人圖》、《石湖草堂》等很多。
徐禎卿出生在當時的吳縣,於1479年記載上有點模糊的記載是卒於1511年,其字昌谷,是當時很有名氣的文學家,被後人曾稱為“吳中詩冠”,他當時只活了33歲,是當時4大才子裡的壽命最短的一個,他從小聰慧學啥都是很快的,他的思想走的是儒學、佛學、道教、文學一同兼學,留下的有《迪功集》、《談藝錄》等。
明朝三大才子比江南四大才子博學多才,且歷史影響大。江南四大才子在民間故事中的名頭確實大於明朝三大才子。
明朝三大才子,是明朝解縉、楊慎及徐渭三人通稱。縱觀整個明代,以博學多才而論,三人最強,而後世學者以及官方認為,無論從博學才學和當時的影響力以及對中國文學的貢獻,解縉最強。
明朝三大才子 評選標準是博覽群書、博學多才。 《永樂大典》總編纂管解縉被公推為博學第一。 超級才子楊慎被貶雲南地區,整天看書,被評為博覽第一,人稱“無書不讀”。 徐渭(就是青藤先生徐文長)則是最多才的一位——詩、書、字、畫、兵法樣樣精通。
江南四大才子他們分別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
唐伯虎在各種影視裡都出現過原名唐寅,生於1470年的3月6日逝世於1524年1月7日,其字又叫伯虎,後人和他自己封號六如居士、魯國唐生等,他在明代就成為了具有影響力的畫家、偉大的書法家、詩人。在他到了三十歲左右的時候進京考試,沒有考上,妻子因為生活窮苦就離開了他,唐伯虎就獨自一人遊歷各處,以作詩賣畫生活。唐伯虎曾跟過當時名氣很大的沈周和周臣學過畫畫,畫出的結果就是體態優美,造型生動,優雅清致。唐伯虎雖說很有才華,可是也是個憤世狂傲的性格,使自己一生坎坷,最後窮困潦倒至死,只活了54歲的他作品也有很多《一年歌》、《江南四季歌》、《百忍歌》等。
祝枝山生於1461年1月17卒於1527年1月28,其字希哲,是當時的長洲人,也就是現在的江蘇吳縣人,記載上說道此人相貌不是很好,右手指頭多長了一個,也就是小小的畸形,所以就自己給自己立號“枝山”,成為了當代一位著名的書法家。
祝枝山的科考道路也是坎坷不斷,5次參加當時的可考有個鄉試才中舉,後來參加會試參加了7次沒有進舉,就不在參加科考了,他的書法多虧有李應禎的指導,給他書法道路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他的書法主要以突出一種精神和畫畫的能力功夫,他的作品有《致元和手札》、《草書千字文卷》等,與唐伯虎也有過交談,在資料上記載關於他的墓由於歲月的變化已經成為了平地,蕩然無存了。
明代傑出的畫家、書法家文徵明,生於1470年11月28日卒於1559年3月28日,字徵明,後來待在了衡山上,然後就被稱為“衡山居士”,是當時的長州人也就是現在的江蘇蘇州之人,他是全面普及知識之人,對詩、畫、文、書,都有很大的成就,他善於畫山水、人物、花卉,在年輕時就是沈周的徒弟,也拜過李應禎為師。他的作品有《湘君夫人圖》、《石湖草堂》等很多。
徐禎卿出生在當時的吳縣,於1479年記載上有點模糊的記載是卒於1511年,其字昌谷,是當時很有名氣的文學家,被後人曾稱為“吳中詩冠”,他當時只活了33歲,是當時4大才子裡的壽命最短的一個,他從小聰慧學啥都是很快的,他的思想走的是儒學、佛學、道教、文學一同兼學,留下的有《迪功集》、《談藝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