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神諞秦腔

    現代歌曲和戲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表演體系,二者沒有必然的內在聯絡。

    從概念上來說,現代歌曲區別於傳統的民俗歌曲和完全的外國流行歌曲,是外來文化和中國傳統歌唱文化相結合產生的次生文化。戲曲的形成經歷了長久的文化演進和融合發展,廣泛吸收民歌小調、神佛曲牌和雜技武術以及詩詞雜學形成的綜合性藝術形態。二者的本質區別在於:

    一、形成時間不同,中國現代歌曲確切的說形成於改革開放時期;而中國戲曲確切的形成時間應該在元末明初。

    二、藝術形態不同,現代歌曲單純的以歌唱為表現手法,而中國戲曲的本質是“以歌舞演故事”。

    三、演唱技巧不同,歌曲的演唱發聲位置主要是胸腔的氣息運用,氣息比較考靠前。而戲曲非常講究丹田氣的運用,講究胸腔腦腔和鼻腔的三腔共鳴,氣息靠後。

    四、藝術表現形式不同,歌曲的情感表達單一透過演唱者用歌詞傳達。而戲曲的情感表達除去個人情感表達外更需要以故事的形式呈現。

  • 2 # 夢雲山人1

    歌曲和戲曲的本質是一樣的。歌曲有歌詞和曲,戲曲也有詞和曲。所以,它們的本質一樣,但表現出來的形式卻不一樣。再進一步來說明一下,[東方紅,太陽升]是歌詞,東方紅、太陽升上面的5562/1162(音符)是曲譜;[樹上的鳥兒成雙對]是黃梅戲《天仙配》裡面的一句[戲文,或者叫唱詞](戲劇的劇本中,有的文句是用來說的,叫口白;有的文句是用來唱的,叫唱詞。)歌曲和戲曲都是由[詞和曲構成的],所以它們的本質是一樣的,它們是同胞,它們是共父母的兄弟姐妹。

    歌曲和戲曲的不同之處是:[歌曲的曲子千變萬化,一億首歌曲的曲子都可以不同。而戲曲的曲子基本上就“這麼多”,一百年了還是“這麼多”。]

    我想使用調式來解釋一下“這麼多”,也許現在的青年人比較容易理解。

    喜歡唱歌的人也許大部分都知道,歌曲曲譜中有什麼[G調、A調、D調⋯⋯]的調子;先前的戲曲是使用[西皮、二黃、反線]來做曲子的調子的標誌,後來才改為[G調、F調、降E調⋯⋯]這個現代定調形式的。

    每一首歌曲的曲子聽起來都不相同,而戲曲的“西皮”聽起來永遠都是“西皮”。

    我個人認為,音樂即聲樂和器樂,它們都是“從一個娘肚子裡生出來的孩子”,所以它們的本質是一樣的,所不同的只是它們“有的醜些,有的漂亮些,有的是男孩子,有的是女孩子,甚至也有不男不女之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胸部ct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