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999296191983

      資料一、

      人體的正常脈搏(脈率)為:男性60~100次/分鐘

      女性70~90次/分鐘

      兒童約90次/分鐘

      新生兒140次/分鐘

      人體正常的呼吸頻率為: 16次~18次/分鐘

      資料二、

      在安靜狀態下健康成人心率大約平均75次/分鐘,正常成年人心率的波動範圍為60-100/分鐘,女性的心率較男性心率快,體力活動及精神興奮時心跳都可增快。女性的心率較男性心率快,但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例如經常從事重體力勞動或體育鍛煉的人心率較慢,每分鐘可小於60次,但這決不能說是一種病理狀態,要全面考慮。

      心肌炎

      青壯年發病較多,常先有原發感染的表現,如病毒性者常有發熱、咽痛、咳嗽、嘔吐、腹瀉、肌肉痠痛等。大多在病毒感染1-3周後,出現心肌炎的症狀,由於心律失常可致心悸因排血量降低而感無力。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時,胸悶、胸痛、亦可有類似心絞痛的表現。嚴重者心功能不全。常見體徵,竇性心動過速與體溫不相平行。也可有竇性心動過緩及各種心律失常,心界擴大者佔1/3-1/2,見於重症心肌炎,因心臟擴大可致二尖瓣或三尖瓣關閉不全,心尖部或胸骨左下緣收縮期雜音。心肌損害嚴重或心力衰竭者,可聞舒張期奔馬律,第一心音減弱,合併心包炎者可聞心包摩擦音。

      輕者可完全無症狀,重者心力衰竭或猝死。表現懸殊。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六個型別:①無症狀型:感染後1-4周心電圖出現S-T改變,無症狀。②心律失常型:表現各種型別的心律失常,心室性期前收縮最多見。③心力衰竭型:出現心力衰竭的症狀及體徵。④心肌壞死型:臨床表現類似心肌梗塞。⑤心臟增大型:心臟擴大,二尖瓣及三尖瓣區收縮期雜音。⑥猝死型:無先兆,突然死亡。

      1、心絞痛的疼痛部位 以胸骨中或上1/3處最為常見。最典型的病例,疼痛常由胸骨處開始,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內側達無名指和小指。有時疼痛放射還有"跳躍"現象,如自訴左肩及左手疼痛,而手臂其他部分皆不受牽累。還有少數患者,疼痛先見於外圍地區,如頜或腕部,直到病情加劇後才波及胸骨區。

      2、心絞痛的疼痛性狀 表現為心前區的不適或疼痛,一般皆為輕至中度,放慢步伐或停止活動後即可緩解。也有很多人堅持否認胸部疼痛,只描述為"壓榨感"、"沉重感"或"發緊",也可能訴述為"束帶樣"或"鉗夾樣",但不會說成"刀戮樣"或"刀割樣"痛,常伴有窒息感,手臂不適,一般描述為沉重、無力或隱痛,放射至手指,則常訴述為麻木或麻刺感;放射至頸者,常有哽氣感;放射至頜者,可感隱痛,有時與牙痛相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歌界演歌BIG3(三大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