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235677099047

    熬製中藥前的浸泡: 在煎藥前最好將藥品浸泡30~60分鐘,使中藥的有效成分易於煎出。稍微再長點時間也可以,但不可太久,若浸泡時間太久,煮的是時間可相對縮短一點。 浸泡的水最好是涼開水,也可以是自來水,涼開水好的原因是:自來水中含有漂白粉,即有大量的氯元素,這樣浸泡後熬製會對中藥的藥效造成影響。如果這兩種水都沒有,那麼放置一段時間的自來水或者純淨水也可以替代。當然,如果有天然或者水質較好的井水或者泉水是最好的。

  • 2 # lydkg11575

    中藥飲片是經過加工炮製、脫水乾燥而成。這些乾燥飲片若不先用清水浸泡而直接以急火煎煮,會使藥材表面所含的蛋白質凝固,澱粉糊化,甚至阻塞藥材的毛細管孔隙,造成中藥材裡有效成分不易溶出。在煎煮之前應用清水浸泡一段時間,使藥材因吸足水分而軟化,細胞膨脹,有效成分逐漸溶解進入水中。這樣再進行煎煮,隨著水溫逐漸升高,細胞進一步膨脹,藥材的有效成分就能更快、更完全的溶解在藥液當中,增進湯劑的療效。

  • 3 # 使用者6184618538647

    中藥在煎煮之前先用冷水浸泡一段時間,是中藥煎法中的重要一環,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病人誤認為浸泡不好,拿起中藥立即煎煮,甚至為節省時間直接加熱水煎煮,這樣做不利於有效成分的煎出,會影響療效。

      中藥藥材絕大多數是幹品,乾燥而質地細密、堅硬,有效成分已結晶或定形沉澱於細胞內,水分不易滲入,如果在煎煮之前先用冷水浸泡一段時間,藥材會變軟,細胞會膨脹,有效成分容易被煎出。有些藥材含澱粉、蛋白質較多,如果不經浸泡而上火煎煮,會使藥材表面的澱粉糊化,蛋白質凝固,堵塞藥材表面的毛細孔道,水分進不去,有效成分不易被煎出,影響藥物療效。  浸泡時間根據藥物而定,花、葉、細莖等質地疏鬆的藥物,浸泡半小時即可;塊根、根莖、種子、果實等質地堅硬的藥物,應浸泡1小時;而礦物、動物、介殼類藥物,浸泡時間需更長。但要注意浸泡時間不宜過久,特別是夏季,以免藥物變質。  浸泡藥物的水要直接用來煎藥,不能倒掉。煎中藥前不宜用沸水泡中藥 有些人認為中藥煎前沸水泡,既縮短煎煮時間,又指望中藥有效成分盡多溶出,這實際上是缺乏科學的認識誤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漏輸出指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