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隨園詩話中,這兩幅對聯,袁枚的意思是說到底誰的好?
隨園詩話是清朝詩人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的一本關於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的著作,題主的問題出現在隨園詩話卷一:
這兩幅對聯在清朝人梁章鉅(1775-1849)的《楹聯叢話全編》中也能見到:
袁枚認為二個人“胸襟氣象,卻迥不侔” ,而梁章鉅卻說“用意各別,皆格言也” ,一個有高下之分,一個卻沒有。到底隨園老人評價中,於耐圃相公的好呢,還是鄂西林相公的好呢?
相公,舊時對於宰相的尊稱
於耐圃相公,清朝乾隆時期的重臣于敏中(1714年—1780年),字叔子,一字重棠,號耐圃。在乾隆時作為漢臣首揆執政,因此被稱為於耐圃相公。
鄂西林相公,指康乾兩朝的重臣鄂爾泰(1677—1745年),西林覺羅氏。雍正帝駕崩時與張廷玉等同受遺命輔政,。
真西山,南宋的真德秀(1178年—1235年),號西山。南宋後期著名的理學家,繼朱熹後的理學傳人,創“西山真氏學派”人稱“西山先生”。
看過不少人的評價,認為鄂爾泰這副對聯的胸襟氣象更勝一籌:
原因很明顯,下聯有同情“蒼生”的意思。
不過,也有人認為, “對他有愧”,下聯有點高高在上、俯視百姓的優越感。
而於敏中的對聯,似乎境界、氣象窄小:
于敏中的這副對聯,與鄂爾泰的上聯相仿,似乎姿態放得比較低,把自己比作一個耕種者。
因此被認為與鄂爾泰的氣象“迥”不侔。
是這樣嗎?
其實不然,梁章鉅認為二人“用意各別,皆格言也”,是對二人給予同等的評價。
為什麼呢?我們看看于敏中對聯裡面暗藏的機關:
首先我們要知道真西山說了什麼?
在南宋羅大經 的 《鶴林玉露》中有這麼一段:
可知,袁枚說他們二人引用“真西山語”,是這兩句話:
至於于敏中的下聯,似乎處於羅大經對於這句話的解讀:
《鶴林玉露》中這一段話,綜合了羅大經與真西山兩個人的話,或許是于敏中對聯的出處:
咬菜根,原本出自北宋的汪革(1071-1110) :
意思是,只要堅強地適應貧苦,什麼事做不成呢?
儒家的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只要咬得菜根斷,那麼齊家治國的理想自然也能夠去追求。
如此看來,于敏中的對聯,意境深遠,比起鄂爾泰的淺白直露似乎更符合詩騷之旨,是詩人的高明之處。
無論是“用意各別,皆格言也。”,還是“胸襟氣象,卻迥不侔。”其實說的都對。
于敏中的對聯表面上似乎“氣象不侔”,但是其內在含義,並不輸於鄂爾泰。
用王國維的理論來說,于敏中有點“隔”,深意不太好理解。鄂爾泰的對聯“不隔”更容易理解。這也很可能是漢臣與滿族大臣的在政壇氣質上的不同,漢人要收斂得多。
另外,從詩人的角度出發,于敏中這副對聯含蓄蘊藉,而意味深遠,更得詩家真味。
問題:隨園詩話中,這兩幅對聯,袁枚的意思是說到底誰的好?
前言隨園詩話是清朝詩人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的一本關於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的著作,題主的問題出現在隨園詩話卷一:
於耐圃相公,構蔬香閣,種菜數畦,題一聯雲:“今日正宜知此味;當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相公,亦有菜圃對聯雲:“此味易知,但須綠野秋來種;對他有愧,只恐蒼生面色多。”兩人都用真西山語;而胸襟氣象,卻迥不侔。這兩幅對聯在清朝人梁章鉅(1775-1849)的《楹聯叢話全編》中也能見到:
於文襄公敏中嘗治蔬圃,自題圃門聯雲:“今日正宜知此味;當年曾自咬其根。”鄂文端公鄂爾泰亦有菜圃長聯雲:“此味易知,但須綠野親身種;對他有愧,只恐蒼生面色多。”用意各別,皆格言也。袁枚認為二個人“胸襟氣象,卻迥不侔” ,而梁章鉅卻說“用意各別,皆格言也” ,一個有高下之分,一個卻沒有。到底隨園老人評價中,於耐圃相公的好呢,還是鄂西林相公的好呢?
一、相關人物相公,舊時對於宰相的尊稱
於耐圃相公,清朝乾隆時期的重臣于敏中(1714年—1780年),字叔子,一字重棠,號耐圃。在乾隆時作為漢臣首揆執政,因此被稱為於耐圃相公。
鄂西林相公,指康乾兩朝的重臣鄂爾泰(1677—1745年),西林覺羅氏。雍正帝駕崩時與張廷玉等同受遺命輔政,。
真西山,南宋的真德秀(1178年—1235年),號西山。南宋後期著名的理學家,繼朱熹後的理學傳人,創“西山真氏學派”人稱“西山先生”。
二、很多人認為鄂爾泰的更勝一籌看過不少人的評價,認為鄂爾泰這副對聯的胸襟氣象更勝一籌:
此味易知,但須綠野親身種;對他有愧,只恐蒼生面色多。原因很明顯,下聯有同情“蒼生”的意思。
不過,也有人認為, “對他有愧”,下聯有點高高在上、俯視百姓的優越感。
而於敏中的對聯,似乎境界、氣象窄小:
今日正宜知此味;當年曾自咬其根。于敏中的這副對聯,與鄂爾泰的上聯相仿,似乎姿態放得比較低,把自己比作一個耕種者。
因此被認為與鄂爾泰的氣象“迥”不侔。
是這樣嗎?
三、于敏中的氣象其實不然,梁章鉅認為二人“用意各別,皆格言也”,是對二人給予同等的評價。
為什麼呢?我們看看于敏中對聯裡面暗藏的機關:
首先我們要知道真西山說了什麼?
在南宋羅大經 的 《鶴林玉露》中有這麼一段:
真西山論菜雲:“百姓不可一日有此色,士大夫不可一日不知此味。”餘謂百姓之有此色,正緣士大夫不知此味。若自一命以上至於公卿,皆是咬得菜根之人,則當必知其職分之所在矣,百姓何愁無飯吃。可知,袁枚說他們二人引用“真西山語”,是這兩句話:
百姓不可一日有此色,士大夫不可一日不知此味。至於于敏中的下聯,似乎處於羅大經對於這句話的解讀:
若自一命以上至於公卿,皆是咬得【菜根】之人,則當必知其職分之所在矣,百姓何愁無飯吃。《鶴林玉露》中這一段話,綜合了羅大經與真西山兩個人的話,或許是于敏中對聯的出處:
今日正宜知此味;當年曾自咬其根。咬菜根,原本出自北宋的汪革(1071-1110) :
人能咬得菜根斷,則百事可做。意思是,只要堅強地適應貧苦,什麼事做不成呢?
儒家的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只要咬得菜根斷,那麼齊家治國的理想自然也能夠去追求。
如此看來,于敏中的對聯,意境深遠,比起鄂爾泰的淺白直露似乎更符合詩騷之旨,是詩人的高明之處。
結束語無論是“用意各別,皆格言也。”,還是“胸襟氣象,卻迥不侔。”其實說的都對。
于敏中的對聯表面上似乎“氣象不侔”,但是其內在含義,並不輸於鄂爾泰。
用王國維的理論來說,于敏中有點“隔”,深意不太好理解。鄂爾泰的對聯“不隔”更容易理解。這也很可能是漢臣與滿族大臣的在政壇氣質上的不同,漢人要收斂得多。
另外,從詩人的角度出發,于敏中這副對聯含蓄蘊藉,而意味深遠,更得詩家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