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公有商鞅,惠文王有張儀,昭襄王有范雎,而嬴政有呂不韋。
商鞅有商鞅變法,張儀有連橫,范雎有遠交近攻,那麼呂不韋有什麼?
嬴異人是秦國送到趙國的質子,只有在國內地位低,沒有後臺勢力的王子才會被送到他國做質子,但是呂不韋卻一眼相中嬴異人,認為其“奇貨可居”。
呂不韋敏銳地感知到秦國國內局勢。秦昭襄王年事已高,隨時都有可能撒手西去,下一任秦王就是安國君嬴柱,華陽夫人極受嬴柱寵愛,但是她沒有兒子,一旦將來嬴柱繼位,確立太子之後,她的地位岌岌可危。
呂不韋透過一番運作,竟然讓華陽夫人答應收嬴異人為義子,嬴異人從被拋棄的質子一躍成為“嫡子”,華陽夫人是楚華人,為了示好,嬴異人改名為嬴子楚,感受到嬴子楚的善意,華陽夫人出大力將他捧上了太子之位。
嬴子楚繼位後為秦莊襄王,立趙姬為王后,嬴政為太子。
秦莊襄王時期,呂不韋是丞相,嬴政繼位後,再進一步成為大秦相邦。
嬴政幼年繼位,無法親政,軍政大權掌握在相邦呂不韋手中,他幹了幾件大事。
軍事方面持續保持對三晉的高壓態勢,然而他很早就意識到,秦昭襄王時期的大規模殲滅戰已經傷害了六國民心,比如說長平之戰就讓趙華人對秦國恨之入骨,這對統一六國後收復民心極為不利,因此他提出了興義兵:
“兵入於敵之境,則民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於都國之郊,不虐五穀,不掘墳墓,不伐樹木,不燒積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虜而歸之。”
極力將秦軍打造成正義之師,以減少百姓的抵抗,這對後來秦始皇發動統一戰爭影響深遠。
秦王政六年,第五次合縱攻秦,趙、魏、韓、燕、楚五國聯軍攻入函谷關,進攻到距離咸陽僅數十里的蕞地,這是自獻公以來秦國最危險的時刻,關鍵時刻呂不韋率秦軍主力趕到,擊退了五國聯軍,自此之後函谷關再也未被攻破。
《呂氏春秋》是呂不韋組織門客編寫的一部著作,其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黃老之學為基礎,兼收幷蓄了墨家、法家、兵家等各家學說,是一部體現先秦百家爭鳴不可多得的著作。
這部著作還是呂不韋治國思想的集中體現,從中可以看出,呂不韋已經意識到法家對民眾的傷害,不利於未來秦國治理天下,他已經在探索儒家、道家治國思路,提出了“德治”“義治”“以孝治天下”甚至還有“無為而治”等理念,與西漢時期漢文帝、漢武帝治國理念頗為接近。
秦朝二世而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法家暴政引起的東方六國百姓反抗,本可以作為秦朝立國思想的《呂氏春秋》卻因為呂不韋的下野而被嬴政棄之不用,著實可惜,倒是後人從《呂氏春秋》中獲益良多。
孝公有商鞅,惠文王有張儀,昭襄王有范雎,而嬴政有呂不韋。
商鞅有商鞅變法,張儀有連橫,范雎有遠交近攻,那麼呂不韋有什麼?
1、奇貨可居送嬴異人上位嬴異人是秦國送到趙國的質子,只有在國內地位低,沒有後臺勢力的王子才會被送到他國做質子,但是呂不韋卻一眼相中嬴異人,認為其“奇貨可居”。
呂不韋敏銳地感知到秦國國內局勢。秦昭襄王年事已高,隨時都有可能撒手西去,下一任秦王就是安國君嬴柱,華陽夫人極受嬴柱寵愛,但是她沒有兒子,一旦將來嬴柱繼位,確立太子之後,她的地位岌岌可危。
呂不韋透過一番運作,竟然讓華陽夫人答應收嬴異人為義子,嬴異人從被拋棄的質子一躍成為“嫡子”,華陽夫人是楚華人,為了示好,嬴異人改名為嬴子楚,感受到嬴子楚的善意,華陽夫人出大力將他捧上了太子之位。
嬴子楚繼位後為秦莊襄王,立趙姬為王后,嬴政為太子。
2、治國有方的大秦相邦秦莊襄王時期,呂不韋是丞相,嬴政繼位後,再進一步成為大秦相邦。
嬴政幼年繼位,無法親政,軍政大權掌握在相邦呂不韋手中,他幹了幾件大事。
軍事方面持續保持對三晉的高壓態勢,然而他很早就意識到,秦昭襄王時期的大規模殲滅戰已經傷害了六國民心,比如說長平之戰就讓趙華人對秦國恨之入骨,這對統一六國後收復民心極為不利,因此他提出了興義兵:
“兵入於敵之境,則民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於都國之郊,不虐五穀,不掘墳墓,不伐樹木,不燒積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虜而歸之。”
極力將秦軍打造成正義之師,以減少百姓的抵抗,這對後來秦始皇發動統一戰爭影響深遠。
秦王政六年,第五次合縱攻秦,趙、魏、韓、燕、楚五國聯軍攻入函谷關,進攻到距離咸陽僅數十里的蕞地,這是自獻公以來秦國最危險的時刻,關鍵時刻呂不韋率秦軍主力趕到,擊退了五國聯軍,自此之後函谷關再也未被攻破。
3、頗為可惜的《呂氏春秋》《呂氏春秋》是呂不韋組織門客編寫的一部著作,其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黃老之學為基礎,兼收幷蓄了墨家、法家、兵家等各家學說,是一部體現先秦百家爭鳴不可多得的著作。
這部著作還是呂不韋治國思想的集中體現,從中可以看出,呂不韋已經意識到法家對民眾的傷害,不利於未來秦國治理天下,他已經在探索儒家、道家治國思路,提出了“德治”“義治”“以孝治天下”甚至還有“無為而治”等理念,與西漢時期漢文帝、漢武帝治國理念頗為接近。
秦朝二世而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法家暴政引起的東方六國百姓反抗,本可以作為秦朝立國思想的《呂氏春秋》卻因為呂不韋的下野而被嬴政棄之不用,著實可惜,倒是後人從《呂氏春秋》中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