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路書法

    是一個了不起的大畫家!他的書法以前沒接觸過,更沒了解過。就說說第一印象吧:結體緊密平穩,密不透風;筆法渾圓,氣象高古!作品充溢著天真和童稚之趣。

  • 2 # 驚龍軒

    應該說,吳冠中先生在繪畫領域所取得的成果還是很令人尊敬的。他大膽融合東西方繪畫技法,不少風格獨特的繪畫作品都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儘管這些創新和嘗試也不可避免地引發了很多爭議,但是吳冠中先生繪畫作品的影響力還是毋庸置疑的。

    相對來說,吳冠中先生的書法(姑且稱其為書法)作品比較少見,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吳冠中先生還能從事書法創作。回想起來,我最初看到吳冠中先生的書法作品時,只能用“錯愕”兩個字來形容。我一直不太明白,一個具備相當傳統文化底蘊的藝術家,為何一定要用他繪畫創新的思維,強行把西方的構成藝術形式與中國特有的書法藝術進行嫁接,從而產生一種不倫不類的藝術效果。

    從視覺藝術的角度來看,吳冠中先生筆下呈現的應該算是一種借鑑了中國漢字的藝術作品,但是這種藝術作品與書法無關。

    從甲骨文開始,書法藝術發展到今天,儘管歷經字型變化,風格迥異的作品紛呈,但是書法特有的審美基礎一脈相承,從未被改變。縱觀吳冠中先生的作品,基本忽略了書法最基本的筆法、字法、墨法和章法四個要素,更多的傾向於西方的平面構成藝術。在這一點上,與時下流行的“醜書”有著相似之處。當然,醜書作品一般更注重視覺衝擊的展覽效果,細看之下,醜態畢現;吳冠中先生的作品與他的繪畫作品一樣,講究一種形式上的美感,看起來沒那麼討厭,但與書法無關。

    我基本同意陳傳席的觀點,書法作為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被西方人稱為中國“文化中的文化”,不管如何創新,其特有的審美基礎是不容改變的。我注意到吳冠中先生的一些所謂的書法作品中,居然還採用了色彩構成的概念,其藝術價值姑且不論,但稱其為書法已極為牽強,充其量也就是一種與漢字有關的平面構成藝術作品。

  • 3 # 清揚有儀

    吳老先生的畫是見的多,書法是很少見到,看到提問也是有點愕然的。

    “玩味”

    ——這兩個字覺得適合吳老先生的書法.

    用自己的書畫同源的思考和畫的藝術風格的使用畫與寫的結合起來的筆法。

    結構調整為空間的設計理念,西方美術的思想融入,想創造一個有設計風格、文字構圖、書法藝術元素的美術作品。

    書法是其運用一種藝術元素而已。

    就是一種玩味。

    油畫

  • 4 # 採蘑菇的瞎子

    這應該不叫書法,以吳老的創作觀點來說,應該是他的“畫字”。他的這個系列應該是他融中國書法進行繪畫的一個嘗試,不管如何,吳老能在自己功成名就的晚年還在探索創新之路,這種精神值得每一個藝術工作者一生去學習!

    懷念大師吳冠中!

  • 5 # 東葫西瓢

    吳冠中是中國著名的繪畫大師,他先學習油畫,後研究國畫,在這兩個領域中都取得豐碩的成果。吳老除了畫畫,平時也喜歡寫毛筆字,因其主要精力用在繪畫上,寫字也就是陶冶情操而已。

    中國書法是一個獨立的藝術,它須從傳統中走來,任何一個人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書法家,首先要繼承傳統,練就紮實的書寫根基,臨碑習帖,然後出帖,形成自己的書法面貌。用這樣的標準來衡量吳先生的字,很顯然他的字未入中國書法之門,而只能稱“行為藝術”。

    對於書法,吳冠中曾說:“這東西最容易騙人,書法家很多,我沒有時間練,我看現在的書法不是很嚴格,能感動我的很少!”他的這段話一針見血地指出當下書畫界的弊端,很多人追名逐利、金錢至上,忽視了對傳統書法的繼承與學習,一些娛樂圈、演藝界、主持人、作家等名人,打著“名人”的旗號,拿毛筆寫了幾個鋼筆字,也自稱是書法家,高價販賣著自己的字畫!

    吳冠中融貫中西,對梵高、塞尚、畢加索瞭如指掌,對蒙特裡安的冷抽象理論,也可說是爛熟於心。他筆下的漢字就是他對事物哲理的思索。比如“土地”兩個字,詮釋了土地的形、色、質,其中也包含了對土地的熱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動物植物來讚美春季或夏季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