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岐黃傳承—龍籽江

    “人中溝”奇經八脈裡面的督脈經過此處,其有一個相當重要穴位,叫“水溝穴”也叫“人中穴”。

    1、普及一下:督脈從長強穴起至印堂穴止,共29個穴位。往年常說的人體常規穴位是361個,但前幾年加了一個印堂穴,所以目前應是362個穴位。

    2、“水溝穴”位於人中溝的上1/3以中1/3交點處,它有鎮痙醒腦、止痛的作用。是:中暑、癲癇、小兒驚厥、痙攣、昏迷、頭痛首選主穴位(常與湧泉穴、合谷穴、百會穴等配合使用效果好。配方附後)。

    3、另外對督脈損傷引起的疼痛或不能做前俯後仰的動作時,它也有不錯的效果。

    4、但在臨床上基本以針刺、點按為主,很少用到刮痧,如果單純刮痧人中汮,效果可能要弱一點或者無效,所以很少有人會這樣操作。

    5、在此分享一下運用“水溝(人中)穴”為主的急救配方,來治療幾個常見的急性病症:

    一、中暑(夏季在烈日下工作,突然暈倒):人中穴、少商穴放血,先刺人中臨後次少商放血,輕者僅刺人中一穴,呼吸改變者刺少商。

    二、痙攣(多由腦脊髓病引起的):

    人中穴、合谷穴。配穴,後溪、太沖、風池、中衝、少商。先用主穴,效不佳時加用配穴。

    三、小兒驚厥(多因高熱引起的):

    人中穴、百會穴。配穴:內關、中衝。

    四、癲癇(突然發作昏倒、人事不省):

    人中穴、湧泉穴。配穴:內關穴、足三里。發作時先針人中,後針湧泉,一般片刻即可甦醒。有噁心,全身無力者,次日可針內關,足三里。

    6、治療以上疾病時當然還有別的方法,這裡僅針對“人中穴“做一個分享與普及。

    如何正確點按“人中穴”,筆者之前有寫過這方面的文章,如果有興趣者可以前往參閱。

    以上僅供大家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迷你世界手遊版坐騎怎麼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