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說書後生

    小的時候,有很多勵志的句子。例如,“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功夫不負有心人。”等等。

    長大以後發現,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能夠得到回報的,天道未必酬勤。第一需要符合一定的科學規律,有了科學的目標還要有科學的過程,才有可能實現。第二,還有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機緣,運氣,可能是薛定諤的貓吧。

    當然,如果連動都不想動,就想天上掉餡餅,不是說不可能,但是呵呵呵。

  • 2 # 松青日紅

    絕大多數人小時候,對名人是崇拜尊敬的,對名言也是尊崇甚至奉為圭臬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環境的變化、知識的增多、閱歷的豐富,不少人對一些名人或名言的看法有改變,有的還與以前的認知相悖,這其實挺正常,屬於人格成熟的一種表現。

    例如,在上世紀的文革時期是青少年的,對張鐵生、蒯大富等風雲人物的崇敬,應該在文革後基本消失殆盡,這是時代的變遷,社會對一些特定條件下的行為認知發生了改變。再如,許多人受小說的影響,認為曹操是個大奸臣,狡詐陰險,但不少人隨著歷史知識的增多,透過正史改變了看法,把曹操定義為一位歷史上的偉大人物,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等。

    對於名言,應該說它之所以成為名言,很大的原因是由於其具有準確性、合理性。但這並非絕對,個人的認識不同、感受不同,對名言的接受度也完全不同。比如筆者小時候很欣賞、很尊崇高爾基的名言“讀的書愈多,就愈親近世界,愈明瞭生活的意義,愈覺得生活的重要”,可現在就覺得實踐、勞動、走進生活更讓我親近世界、更讓我明瞭生活的意義,反而透過讀書所形成的不少認識,被這個世界、這個生活所打碎。還有,法國著名作家左拉的一句名言也曾激勵著我——“生活的道路一旦堅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決不回頭!”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深感還是後退一步天地寬,如果矇頭無畏前行,等待你的或許是承受不起的深淵。還有小時候常記起中國不知哪位學者名人曾經說過的一句名言“學習會使你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是的,學習的重要性天下皆知,但能讓你永遠不敗???現在的認知是情商往往比智商更重要,學習只能讓你更容易通往勝利,但不能保證你的勝利。

    改變在一定條件下是成熟、是進步。但這不能否認名人名言的積極意義。現在歲數大了,仍然有許多名人和名言在影響你、指導你、激勵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公稱壓力、計算壓力、操作壓力、設計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