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羊美祥
-
2 # Sj51586581987
回答此問題,令我想起高中時候語文老師、班主任曉實老師在講臺上講成語"一飯千金"時特別提到"可敬的"漂母。
巜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韓飢,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呼?"⋯漢五年正月,徒齊王信為楚王,都下邳,信至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史記中的這段話,既寫出韓信不忘身處困境時,別人給自己的熱情幫助報答(滳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精神,又特別介紹了具有像孟子主張的那樣,見人處於困窘危難之中,頓生"怵惕惻隱之心",而這惻隱之心又"非所以納交於人,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而純出自仁愛之心的品德的漂母。
曉實老師講解"一飯千斤"成語典故時,把人世滄桑歲月中的感恩之心和誠心助人而不夾私念、不圖回報的付出上升到中華文化的"仁愛之心"作出詮釋。這是對什麼叫"感恩"、為人處事的態度作出全面的回答。
-
3 # 紹興李珍
感恩是種心態,還是一種處世方式?懂感恩的人是怎麼做的?
感恩邀答:
心態是指心理狀態,心理狀態就可分類,可見“心態”是個中性詞。處世方式是指處理世情的方法,是外現的,不是從內心散發出來的。
感恩是心中明理後自然而然散發出來的那種靈魂的香味,不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別人給予幫助,表示感謝就可以作為是感恩,感謝只表示了謝意,無有多少恩可言,不能達到恩的級別。
人類是群居的,離開了人群,獨自生活,是不能久長的。
感恩者知一飯,而明徹后稷傳授稼穡之艱難,明白“粒粒皆辛苦”之不易,不敢浪費一粒米飯,不敢盛奢靡之風,不敢不愛惜民物民財。
我們的衣、食、住、行,無論是看得見得,看不見得,無一不集中體現了民眾的艱辛,民眾的智慧,民眾的心血。
感恩者的一拜,那是遙拜,既拜了今人,也拜了古人;拜了那看得見得,也拜了那看不見得其中的付出。
感恩者先感父母生養之恩,漸漸擴充套件到感天下為父母之恩,又擴大到感祖先文明之恩,源源不斷,綿綿無絕。敬奉!
回覆列表
是心態,心態決定行動,決定外世方式。
懂得感恩,也就會報恩,
受人滴水之恩,
當以湧泉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