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病是大白菜的重要病害。發生面大,為害嚴重。1988年曾造成大面積減產。該病除為害大白菜外,還為害蘿蔔、油菜、菜花、甘藍等。
症狀
白菜受害多從外葉始,初染病為水漬狀、淺褐色、圓形斑,後變黑褐色,有不明顯的同心輪紋。溼度大時病斑上有黑色黴狀物,病斑直徑2~6毫米(彩版十九,113)。莖和葉幫受害,病斑黑褐色,梭形,略凹陷(彩版二十,114),有隱約可見的環紋,高溼時,病部略腐爛。嚴重時,病斑互連成片,致病葉枯死或脫落,最重的全部外葉枯死。採種株莖和花梗上病斑暗褐色,橢圓形。種莢病斑近圓形,中間灰色,邊緣褐色,結實小,不飽滿。
病原
Alternaria brassicae(Berk.)Sacc屬半知菌亞門,稱蕓薹鏈格孢。分生孢子梗褐色,分生孢子單生,具5~12個橫格,孢身至喙漸細。該菌0~35℃溫度均生長髮育,適溫17~25℃。分生孢子萌發,適溫20~25℃。菌絲和分生孢子45℃經5分鐘致死。
發病特點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土中或在種子上越冬,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菌借風、雨傳播再侵染。病害發生的最適溫度17~20℃,最適相對溼度85%以上。因此9~10月份連陰多雨、多露、多霧,往往造成大發生。另外,早播、播期連續陰雨、底肥少,後期脫肥、植株早衰等,均有利於發生、流行。
防治方法
(1)輪作。與非十字花科蔬菜輪作。
(2)種子消毒。用50℃溫水浸種25分鐘,晾乾後播種;藥劑拌種用種子重量0.4%的75%百菌清、或用種子重量0.3%的撲海因或50%福美雙、70%代森錳鋅拌種。
(3)合理施肥。施足有機底肥,配合施用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同時留出打藥行(6留1或8留1)方便中後期防治。
(4)施藥防治。用50%撲海因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64%防毒礬400倍液等噴霧。為兼治霜黴病,可選用瑞毒錳鋅或代森錳鋅等。
黑斑病是大白菜的重要病害。發生面大,為害嚴重。1988年曾造成大面積減產。該病除為害大白菜外,還為害蘿蔔、油菜、菜花、甘藍等。
症狀
白菜受害多從外葉始,初染病為水漬狀、淺褐色、圓形斑,後變黑褐色,有不明顯的同心輪紋。溼度大時病斑上有黑色黴狀物,病斑直徑2~6毫米(彩版十九,113)。莖和葉幫受害,病斑黑褐色,梭形,略凹陷(彩版二十,114),有隱約可見的環紋,高溼時,病部略腐爛。嚴重時,病斑互連成片,致病葉枯死或脫落,最重的全部外葉枯死。採種株莖和花梗上病斑暗褐色,橢圓形。種莢病斑近圓形,中間灰色,邊緣褐色,結實小,不飽滿。
病原
Alternaria brassicae(Berk.)Sacc屬半知菌亞門,稱蕓薹鏈格孢。分生孢子梗褐色,分生孢子單生,具5~12個橫格,孢身至喙漸細。該菌0~35℃溫度均生長髮育,適溫17~25℃。分生孢子萌發,適溫20~25℃。菌絲和分生孢子45℃經5分鐘致死。
發病特點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土中或在種子上越冬,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菌借風、雨傳播再侵染。病害發生的最適溫度17~20℃,最適相對溼度85%以上。因此9~10月份連陰多雨、多露、多霧,往往造成大發生。另外,早播、播期連續陰雨、底肥少,後期脫肥、植株早衰等,均有利於發生、流行。
防治方法
(1)輪作。與非十字花科蔬菜輪作。
(2)種子消毒。用50℃溫水浸種25分鐘,晾乾後播種;藥劑拌種用種子重量0.4%的75%百菌清、或用種子重量0.3%的撲海因或50%福美雙、70%代森錳鋅拌種。
(3)合理施肥。施足有機底肥,配合施用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同時留出打藥行(6留1或8留1)方便中後期防治。
(4)施藥防治。用50%撲海因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64%防毒礬400倍液等噴霧。為兼治霜黴病,可選用瑞毒錳鋅或代森錳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