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事問答

    高士奇清朝大臣,一生效忠康熙帝,也曾深受康熙帝信任賞識,與康熙的關係也不僅僅是君臣能概括的,此外,他也是一位在文史哲諸方面都有突出貢獻的學者。 高士奇簡介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號瓶廬,又號江村。浙江紹興府餘姚縣樟樹鄉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鎮高家村)人,後入籍錢塘(今浙江杭州)。他是清朝康熙皇帝的近臣,一生效忠於康熙帝,同時也是一位在文史哲諸方面都有貢獻的學者。 高士奇早年家貧,後在詹事府做記錄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為內閣中書,領六品俸薪,住在賞賜給他的西安門內。 高士奇每日為康熙帝講書釋疑,評析書畫,極得信任。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晚年又特授詹事府詹事、禮部侍郎。死後,被追諡文恪。 他學識淵博,能詩文,擅書法,精考證,善鑑賞,所藏書畫甚富。著有史學著作《左傳紀事本末》53卷,《清吟堂集》等。 高士奇一天連升七級 當時明珠、餘國柱等人的擅權、貪婪朝人皆知,康熙皇帝一不聾二不瞎,當然也是知道的。但總得有朝廷大臣參他,皇帝才好藉故治其罪。可是,明珠、餘國柱那等權勢誰人敢參!有幾個言官也曾頗有參劾,即令借事排陷,聞者駭懼,再有那個敢以卵擊石呢!所以,郭這一本是冒著極大風險上奏的。康熙曾問侍臣:明珠如此何無劾奏?待臣答曰:人孰不畏死?郭在疏中也曾明確指出:臣固知其黨羽實繁,睚眥必報,伏見皇上求治,辨別奸賢,正朝野肅清之會。竊思報效,不顧身家。當時也有另一種議論,說郭精明異常,早已洞察到康熙勵精圖治,久欲拿權臣開刀,苦於無人上疏,才敢投皇帝下懷毅然上疏。然而,康熙帝卻不這麼看,他認為象郭這樣敢於上《糾大臣疏》的直臣實在太少也實在可嘉。所以,他不但沒有對郭加責,而且立即準了其本奏,並在上諭中作了處分:國家建官分職,必矢志清白,大法小廉。今在廷諸臣,自大學士以下,惟知互相結引,徇私傾陷。凡遇會議,一二昌率於前,眾附和與後,一意詭隨。廷議如此,國是何憑?至於緊要員缺,特令會同推舉,原期得人,亦欲令被舉者警心滌慮,恐致累及舉者。而貪黷匪類,往往敗露,此皆植黨納賄所致。朕不忍加罪大臣,且用兵時有曾著勞績者,免其發覺。罷明珠大學士,交領侍衛內大臣酌用。明珠畢竟是滿族官員,且有功於康熙王朝,所以康熙還是為他開脫罪責,從輕發落了。餘國柱等遂被逐回籍。明珠之流被參倒,郭由此聲名大震,受到康熙皇帝的格外器重,被破格攫升為左都御史,從從五品一躍升至為從一品,連升四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畫寫意國畫用到的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