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薩爾茨堡的魚

    印度人為什麼喜歡咖哩?太長不看版:盛產香料+能掩蓋氣味+促進食慾。

    咖哩起源於南亞次大陸,最早出現在印度地區。對於印度人來說,咖哩大概就是“把許多香料混合在一起烹飪”的意思,不特指一些調料或搭配,而是一大類做法。一道咖哩通常會用到薑黃、辣椒、大小茴香、孜然、肉桂、丁香、胡椒、豆蔻等等十幾種甚至更多種香料,因此咖哩的外觀和口味可以說千變萬化,雖然在許多人印象裡就是糊糊般的一坨。

    南亞盛產香料並且氣候炎熱,用口味厚重的香料烹煮咖哩一類的菜餚,不僅利於儲存,而且促進食慾;其次,作為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為主的多宗教國家,羊肉取代牛肉和豬肉被信徒接受,咖哩的辛辣濃重恰好能掩蓋羊肉的腥羶;再者,絕大多數印度人長期食素,口感豐富的咖哩可以為單調的餐食添色提味;總之,咖哩在印度的誕生絕非偶然。

    我們現在常說的"curry"是英語化的拼寫,由泰米爾語中的"kari"(கறி)一詞演化而來,原意是“用來搭配米飯和麵包的醬汁”。自17世紀起,印度的英國殖民者便開始用這個詞描述當地使用香料的各類食物。不久,這些香料和烹飪方法被帶回了英國,然而,要調配和使用這些香料對普通的英國民眾來說,實在太考驗種族天賦了。於是,商人們又體貼地將這些香料研磨後再按比例混合,並以“咖哩粉”的商品名出售,這種方便又快捷的調味品很快就在英國風靡開來。

    “咖哩”這個詞在印度很少被使用,大部分菜餚都有自己的名稱,比如餐館裡沒有一道叫咖哩的菜,只有類似於Chicken Butter Masala或者Mutton Tandoori的菜餚;印度人也極少使用無腦的咖哩粉,因為製作地道的南亞咖哩,香料都是分別新增的。咖哩沒有固定的菜譜,各地都有獨特的烹煮方式,因此咖哩變化多端千嬌百媚。最終,咖哩隨著南亞居民的遷移和英華人殖民的腳步,也傳遍了全世界。

  • 2 # e個人的狂歡

    不信你看是不是嘛!

  • 3 # 聖城雜談

    首先,阿三喜歡咖哩的味道應該是從先前形成的一種習慣,這與他們所處的自然環境應該脫離不了關係。他們所處的南亞次大陸一般是亞熱帶氣候主要以熱溼為主,咖哩中所含的辛辣及其成分能更好的使其體內的溼熱與外界更好的調解。

    其次,阿三喜歡咖哩中的味道也與咖哩可以提升食慾和阿三們的種族崇拜脫離不開,印度教種“物神論”萬物都是神的恩賜。

  • 4 # 小海娛

    印度人喜歡吃咖哩,已經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咖哩對於他們來講已經遠遠不是輔菜的概念,如果印度的任何一家飯店說自己沒有咖哩,那麼這家餐廳也就離倒閉不遠了。

    一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咖哩的確是很好吃的,特別是印度人,這種重口味辛辣食材他們是很喜歡的要不然也不能流傳這麼多年。

    相傳釋迦牟尼用是咖哩的發明者,當時他用樹草的果實來做長生不老之藥,並以當地的地名咖哩給這種靈藥命名,在近現代,印度人認為這種辛辣的味道也是抵禦流感的有效方法。

  • 5 # 東東歷史

    其實咖哩是由好多香料組合而成的,以薑黃為主料,另外還有芫荽籽、桂皮、辣椒、白胡椒、小茴香、八角、孜然等等。

    這麼多的香料也只有印度這種低緯度的國家在古代才能夠湊齊。印度有用手抓著吃的習慣。或許是像中國這樣一盤子一盤子吃起來太費勁了,他們形成了把好多香料攪合在一起,然後蘸著吃。這樣子就能滿足吃起來方便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和不同的咖哩。我覺得最初應該像中國的大醬,如果華人只是蘸著吃,用手抓著吃,或許咱們的大醬也會有很多口味的搭配吧。

    就這樣為了自己吃起來方便,久而久之的就形成了咖哩的主流味道吧。歷史積澱的結果啊。

    我個人是很不喜歡吃咖哩的

  • 6 # 火紅44

    以前在酒樓做那個“揚州炒飯”的時候,有份配料叫咖哩。當時這個飯挺賣得,有時夜宵的時候也有人叫。不過這個飯撐握得火候,加上幾樣配料,另加上咖哩,色澤金黃色,又有鍋氣,味道挺幾正的。連我們大陸南方不少人中意,難怪一直奇杷的外國印度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打了瘦臉針因為好奇經常按壓咬肌會影響效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