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尚武菌
-
2 # 渭河一艄公
一言九鼎━就是說話分量很重,擲地有聲,言語容量大。鼎,就是禮器,祭祀用品,夏鼎是有銘文的,九州九鼎寓國家繁榮昌盛,九本身就含有多的意思,也有強大的意思;我們如果將“一言九鼎”掉過來就是“九鼎一言”,作為一個擁有絕對政權的國家,其第一就是大統一,也就是大夏王朝一家言,所以九鼎鑄銘文必須遵守一致性,也就是皇家權力的絕對性。“九鼎一言”更貼切,更能象徵皇權的統一性,萬邦的共鳴聲。
我是尚武先生,我來回答!
鼎是一種用來烹煮和盛放食物的容器,它本身便是一個象形字我們看它的字形,還保留著上似鍋具、下如支架、中間像灶的樣子。在遠古時期,人們燒土為陶,鼎也是陶作的。到了商周時代,青銅文化發達起來,鼎也成為青銅器中最重要的一種器物。除了日常使用的功能外,鼎還是祭祀神靈時所用的禮器。傳說大禹在治理九州的水患之後,曾徵集了九州之地的礦物金屬(主要是銅、錫等),鑄造了“九鼎”,在上面刻下了九州山川以及各種奇異的動物、植物,相當於中國最早的一部地理“百科全書”。
鼎基本上是三足兩耳的造型,當然也有四足方鼎。從禹鑄造九鼎以後,鼎就成為政權的象徵。商滅了夏,便把九鼎遷到自己的都城;周滅了商,也做了同樣的事情。所以商周時期,把一個王朝的建立稱作“定鼎”。在東周定王時,楚國發展迅猛,雄心勃勃的楚莊王曾經到洛邑參觀九鼎,並且詢問鼎的大小輕重,卻被一個叫王孫滿的人嚴厲地駁回了,他說鼎是王權的象徵,他人是沒資格過問的。所以後來的人就把圖謀奪取政權叫做“問鼎”。到了秦統一天下的時候,九鼎就不知下落了,傳說是沉沒在水底,秦始皇曾專門派人打撈,最終也沒有結果。
周代的時候規定:士可以用一鼎到三鼎,大夫可以用五鼎,諸侯可以用七鼎,只有天子才可以用九鼎。所以天子說的話,有“一言九鼎”之重。也有文獻或考古發掘顯示,天子竟然有用到了十一鼎的不論如何,這種等級分明的“列鼎而食”制度,是西周政治的一個特點。它源於西周初期建立的森嚴的禮樂和宗法制度。“禮”是貴族所要遵從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禮制的目的就是進行等級的區分,屬於哪個等級,就用哪個等級該用的東西,就按照哪個等級的規矩來規範自己的言行。等級的劃分依賴於宗法制。我們知道,商代的時候,老王去世新王繼位,新王可能是老王的兒子,也可能是他的弟弟,這都是被允許的。而到了周代,則奉行嚴格的嫡長子繼承製,並且在每一個族人的分支中,還要再依據嫡庶長幼分出大宗與小宗,由此構成了金字塔形的等級結構,這種結構是不能輕易打破的。
西周滅亡以後,舊的宗法關係和分封制度在連年不斷的征伐戰 爭中逐步瓦解,在春秋時代就開始出現“禮壞樂崩”的情況,諸侯競相逾越規矩,仿照享用周王的待遇,而卿大夫則仿用諸侯的待遇。所以,生逢此時的孔子對這種現象痛心疾首,曾多次指責這種不恰當的逾矩行為。秦漢以後,鼎所蘊含的政治方面的象徵意義逐漸淡薄。今天,有關鼎的形狀及其特殊的寓意還留存在一些漢語成語之中,如三足鼎立、問鼎中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