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ffgcff

    叨陪鯉對是《論語》中的一個典故,出自《論語·季氏》。叨陪:慚愧地用以自比。鯉對是指子女接受父親的教誨原文: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翻譯:陳亢問伯魚:“你在老師那裡聽到過什麼特別的教誨嗎?”伯魚回答說:“沒有呀。有一次他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裡走過,他說:‘學《詩》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詩,就不懂得怎麼說話。’我回去就學《詩》。又有一天,他又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裡走過,他說:‘學禮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禮就不懂得怎樣立身。’我回去就學禮。我就聽到過這兩件事。”陳亢回去高興地說:“我提一個問題,得到三方面的收穫,聽了關於《詩》的啟發,聽了關於禮的啟發,又聽了君子不偏愛自己兒子的啟發。”註釋叨陪:慚愧地用以自比。鯉:孔鯉,字伯魚,孔子之子。對:指庭對,有接受教誨之意。無以言:說話沒有依據。無以立:立身沒有準則。作為典故,“趨庭”“鯉對”“庭對”都指子女接受父親的教誨;“庭訓”多指父親的教誨或培育。擴充套件資料:孔鯉是孔子的獨子。出生時,魯哀公特送去一條大鯉魚祝賀,孔子便給兒子起名孔鯉,字伯魚。孔鯉比孔子先故,一生無建樹,因為是聖人之子,故被宋徽宗封為“泗水候”,孔氏子孫尊為“二世祖”。孔伋(孔鯉之子)繼承孔子的學說並有所發展,著《中庸》等儒家經典,被元帝封為“沂國述聖公”,孔氏子孫尊為“三世祖”。孔子的遺傳基因是有起有伏的。孔子為聖人,兒子孔鯉卻乏善可陳;而孫子孔伋(子思)又成了“述聖”,他的學生是孟軻的老師。鄒人(今山東鄒城)孟軻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亞聖”之稱。由於父親早亡,母親撫養孟軻成人。這位母親的偉大之處或許是為了培養兒子所做的“三遷”其居:從毗鄰墓地、商業區、屠宰場,最後落腳到學區房,為兒子找到了如王勃所說的“芳鄰”。孟軻後來的成就,放大了母親尋到“芳鄰”的作用。可能有人會說,沒有“芳鄰”,未必不能成就孟軻。這話擱在如今的社群形態裡,或許沒有錯。而在當時風俗決定行為的年代,我們只能說孟軻能否成為“亞聖”是“未必”。有了“芳鄰”,是孟軻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記載,孟軻曾遊學齊、宋、滕、梁、魯等國,沒有入周(洛陽)的經歷。但孟軻生活在周朝最後四位天子周烈王、周顯王、周慎靚王、周赧王時代,而宋、梁的國都分別在今商丘和開封一帶,距離周天子所在的洛陽最遠數百公里,最近百十公里,特別是孟軻逗留在梁國開封約有兩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個發明製造機器人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