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59861513712

    不法者與受害者資訊嚴重不對稱,大部分電信詐騙案由個人資訊洩露引致。此外,對電信網路詐騙的科技研發投入不足、網路協同治理不足,導致與網路社交、遊戲娛樂、網路消費有關的詐騙案增多,但移動支付平臺、銀行監管、公安司法等方面協調聯動不及時、不精細。要建立網路綜合治理體系,我們在大資料安全應用方面還有很多提升空間。

    應加大網路立法與執法,對於網路違法犯罪行為,特別是上述幾類常見的風險,對造成了實際傷害或損失的,要加強監管力度和懲戒措施,形成一定的示範效果,提高違法犯罪的成本,讓不法者不願、不敢、不能造成更多社會危害。

    針對上述風險,對於網上反映強烈、經常發生和容易造成巨大損失的,政府、網際網路企業等都應該加強部門合作與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履行自身的主體責任,近年針對網路電信詐騙,很多部門都聯合起來治理,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相應的犯罪手段也有新的變化和升級,我們應該繼續努力加以治理防範。

    要發動社會各界的廣泛力量,積極參與,設立網路謠言、虛假廣告、網路詐騙、低俗色情暴力恐怖等資訊或案件的舉報和受理平臺,讓網路違法犯罪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淨化和最佳化全體網民的上網環境。透過網際網路上網技能和風險防範的宣傳和培訓。

    網路安全法施行一週年 多項“頑疾”待根治【專訪】網際網路前沿追蹤:銀髮族上網謹防四大風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晚上睡覺關燈後玩手機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