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霞在東
-
2 # 史曉生
最早的騎馬記載於春秋末年,先秦時馬主要用於駕車。南北朝前男子出行多乘車為主,舍車而騎馬在公共場合則被視為失禮。中國古代三大不敬坐姿分別為蹲踞,萁踞,胡坐。特別是無鞍蹬時代,騎馬需曲腿抱馬的姿勢更同蹲踞相似。而導致當時這種觀念的最主要原因還是當時人們的衣服和馬具不完善,騎馬沒有馬鐙的騎乘難度大,冠服騎馬也不便,同比照乘車更顯的寒傖,更因為騎馬的姿勢類似於蹲狀叉腿的不雅坐姿,所以被認為失禮。
-
3 # 探索歷史奇聞
“禮”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之際就得以制禮,後經孔子、孟子、荀子、七十子後學逐漸開始完善,禮乃古代文化傳承的核心,不僅對於歷代王朝影響深遠,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千年起到了至關重要,也是如今禮儀之邦的由來,更是禮之重而騎馬失禮的前身。
古人騎馬有何失禮,我總結兩個因素:第一個騎馬失禮因素是因禮儀因素,禮儀因素還要從春秋末年談起,古代禮被譽為六藝之首,而且古時禮節是最為之重,那時的馬都是用來駕車使用,特別是南北朝前社會名流、豪門貴族都是以駕車出行來使用。
在重要場合下,更是如此,如果你不選擇駕車而騎馬出行,在當時即為是失禮,為什麼失禮,還要從當時的古代禮法蹲踞說起,在當時,蹲踞被視為禮法大不敬。
騎馬在當時由於工業技術有限,無法達到後來的鞍鐙,導致騎馬需要曲腿抱馬而騎行,其騎馬形態猶如蹲踞,這一項大不敬禮法也就延伸出了騎馬即為失禮,這也是我個人觀點中“古人騎馬失禮”最重要的因素。
第二個騎馬失禮因素是衣著因素,《衣冠乘馬議》記載:“褒衣博帶,革履高冠,本非馬上所施,自在車中之服。”當時的衣著設計並不是為騎馬而設計,所以當時的馬都是用來駕駛車使用。
須知,古時的服裝皆是上衣下裙,而當時的裙只能起到遮擋的作用,就這樣的衣著怎麼騎馬?更何況騎馬以及上轎子的抬腿都會不注意間導致暴露兩腿之間,古時此舉不僅被視為不雅觀,更是被視為失禮,這也是古代為什麼上轎子都還要下人以及丫鬟服侍。
古人的衣著限制了騎馬會失禮,後經商周胡人入關受胡服的影響,在趙武靈王胡服的推動下,衣著才正式開始由上衣下裙演變為褌,褌即襠,有襠後演變為褲,至此,有褲後騎馬才得以騎馬不失禮,也就有了後來的騎射、騎兵。
總體來說,古人騎馬失禮都是因於當時的衣著、坐具、馬鞍、馬鐙、以及禮法的不完善導致,在工業與禮法皆不完善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騎馬而失禮。
回覆列表
中國禮節以矮身矬於對方為尊重對方。像跪拜處,萬福禮,清代的打千問安禮都是這樣。騎在馬上,與人見面,對方要仰視,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所以古人認為是失禮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