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順意43970

    這是不瞭解自已的孩子,又沒有費神去培養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家長把自已的孩子當成又要馬兒不吃草又要馬兒跑得好。

  • 2 # 你好children

    這個問題確實在身邊經常發生。這個問題呢是家長的一個主觀判斷,全部在於家長的自我感受。都說孩子是家長的鏡子,那就要從家長角度出發看待這個問題。看這面鏡子照出了家長們的哪些場景,我將從以下5個型別進行分析。

    1、攀比型家長

    這類家長由於虛榮心在作祟,總愛跟別人做比較,看到A媽就覺得人家的娃怎麼鋼琴彈的那麼好,碰到B媽就覺得人家的娃書法就是6,遇到C媽就覺得人家的娃數學簡直就是奧數天才,這樣比較一圈後,將別人家的孩子放大好幾倍,看自家娃總是缺點頻頻。當家長滿足不了自身的攀比心理時,就會對攀比物(孩子)進行片面的主觀判斷,就認為自家孩子不夠聰明不夠優秀。

    2、自我為中心的家長

    這類家長比較以自我為中心的去看待事物,一副“我就是天,我就是地,我的感受最無敵”的陣勢,比如:在公共場合,孩子沒搶到座位呀、不太能夠去爭取呀......這些都會被這類家長以自我的判斷孩子不夠出息,把孩子的謙讓被看做是“無能”,不會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3、固執型的家長

    這類的家長比較固執己見,不懂得變通,容易把孩子成長中的某些瞬間定格了,然後以此來作為長久判定。士別三人當刮目呢,何況孩子還是一個不斷成長變化的個體,此時與彼時還是有差別的,希望家長能站在時間軸上適時的去考量。曾經有這樣一段話:何為成長?成長就是當你發現過去的自己是傻逼的時候。希望這些能給家長一些思考。

    4、無主見牆頭草型家長

    這類的家長太能吸收別人的評價了,會因為孩子在外人眼中的部分表現,收到鄰里、老師、其他家長的反饋,家長就東一會兒,西一會兒的開啟了牆頭草模式。好吧,這種情況就看下圖就一目瞭然。

    5、不自信的家長

    這類家長把事物總愛往負面的方向去想,就好比在大海邊,一個人說:“啊!大海好美好壯闊呀”,而另一個卻說:“有什麼好的,大海淹死過人呢”。一樣的道理,他們看待孩子時,放大缺點忽略優點。

    孩子都是需要成長的,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的事,在處理事的過程中,在學習的過程中,這一點一滴的積累將會成為他們的墊腳石,隨著這些收穫會越來越越智慧越來越優秀的,而家長要做的,是客觀的從孩子角度多思考些問題,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徐徐引導,而不是悠悠眾口的去抱怨。每個孩子都有發光的點,需要家長智慧的眼睛去發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夏天我一吃飯喝水就滿身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