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蝦吃

    既然是“各朝皇帝”,從夏商周時代到封建社會的末期,食物總是會由儉入奢,先祖們吃得粗獷,到了明清則越來越精緻、細膩,甚至到了奢侈的程度。

    夏商周時期,有個叫劉累的官員幫夏王孔甲飼養蟒蛇,有條蟒蛇死了,劉累把蛇肉做成肉醬送給夏王,孔甲吃了之後,感覺味道不錯,讓劉累再獻一點,劉累害怕得跑了。

    春秋時候,《禮記》記載:“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可見,天子牛羊豬之類無所不吃。三國開始喝酒,兩晉開始飲茶,南北朝時,戰亂和動盪促進了南北方的融合,食物漸漸豐富起來。

    隋煬帝下江南,嚐遍蘇杭的美食;胡餅自唐朝由胡人傳入中原,唐玄宗在戰亂逃難時很喜歡吃;宋朝皇帝愛吃羊肉,宋神宗年間,有一年購買的羊肉多達四十萬斤;元朝蒙古人習慣將食品按顏色分類,他們更愛吃的是白食和紅食,白食是奶製品,紅食是牛羊肉。

    想必是開國皇帝朱元璋受過窮捱過餓的緣故,明朝初年,宮廷飲食雖然繼承了唐宋時期,但是規定“筵不尚華”,身為開國之君,朱元璋的飯桌上常見的卻是青菜豆腐紅燒肉。

    到了清朝,不妨來看看最後一位皇帝的飲食。溥儀在《我得前半生》中記述:平日菜餚兩桌,冬天另設一桌火鍋,此外還有各種點心、米膳、粥品三桌,鹹菜一小桌。在宮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吃一看二眼觀三”,大概就是形容飯菜多,吃飯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更重要的是為了體現皇族至高無上的地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核桃上的黑色怎麼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