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諮詢師孫雲梅

    人對於自己的死亡表現出悲傷恐懼,當然不是假裝的,而是沒有了悟死亡的真相。死亡並不是身心的灰飛煙滅與徹底消失,而是身心形式與形態的轉換,由一種形式轉變成了另一種形式,從分裂的小我,迴歸到了整體的大我中。死亡是生命的必然過程與最高階梯,只有透過死亡,生命才得以完整與進階。死亡是一件自然而必要的事情,所以,對死亡不必悲傷和恐懼。但沒有了悟死亡真相的人,會執著於肉身的永存,以為一死百了了,所以就會悲傷與恐懼。對此,要去深觀,覺察,明照,深悟,了悟死亡的真相。

  • 2 # 慈音1

    人的生老病死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為什麼對死亡表現出悲傷和恐懼呢?人們聽到親人或者同事去世了。眼睛自然而言的就溼潤了,觸動了心靈的哀傷,懊傷,哀思,哀頹,傷感。什麼是悲傷呢?就是哀痛憂傷。悲傷是情緒反應的表現。多數高階哺乳動物均有此反應。人類最為顯著。為什麼對死亡有恐懼感呢?因為恐懼,是一種人類及生物的心理活動方式,是七情六慾當中的一種情緒反應。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恐懼是一種有機體,企圖擺脫或逃避某種死亡的心理特徵。因此說,悲傷與恐懼是危險與死亡的心理陰影。為什麼現在有的醫生說。現在有許多病人不是病死的,而是嚇死的。有的人聽到自己有什麼絕症了。感到來日無多。每天在悲傷和恐懼當中度過。本來是三分病,七分悲傷和恐懼。人的精神就垮了。所以,人們面對著死亡。減少悲傷和恐懼。可以延長自己的生命。精神的作用不可忽視。人的精神支柱非常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小龍之子李國豪是怎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