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元谷元
-
2 # 我的朋友叫富文
藝術類倒是沒有,當代文學倒是有。
那就是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特別喜歡“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還有我們仨失散了。
-
3 # 哲思藝魂
你好,如果限定在藝術類。
那麼就是偉大的《渴望生活》——這是梵高傳。
是我看過的最打動我,而且讓我落淚的梵高傳。
書中再現了梵高的迷茫、摸索、困頓、執著、領悟、激情、隕落……
從中我們能感受到梵高作為藝術家的平凡且偉大,以及他藝術本身的深刻且痛苦。
看完之後,讓我更加堅定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夢想。
我接觸並閱讀的真正意義上的藝術類書籍,還是在讀大學時買到的一本《羅丹藝術論》,作為一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很難說讀懂了那本不厚的書,但讓我懂得了不管學習哪門專業,也不管是文科或是理科學生,都應該讀幾本藝術方面的書。
那還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事,當時在大學裡,幾乎每個週末的晚上都有專業性的講座,幾所大學之間“串門”聽,一輛腳踏車,幾個甚至十幾個同學結伴,一起去一起返回學校。
那時候,我所就讀的師範大學,學校或系裡還安排了藝術類選修課,採取大階梯教室上大課的方法,選課的學生有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也有物理系、數學系的學生,還有體育系的藝術愛好者。
記得聽過中央美院的靳尚誼講西方美術史,用幻燈片播放油畫、雕塑作品,知道了新古典主義和印象派等,還是第一次在課堂上看到男女裸體畫。
還聽過中央樂團的指揮家李德倫講交響樂,知道了什麼是銅管樂器、木管樂器,什麼是長笛、薩克斯和豎琴,誰是卡拉揚,誰是瓦格納等。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聽課情景還都歷歷在目,當時學到的一些藝術方面的知識可以說是享用終生,應該說人有一點藝術方面的修養還是很有益處的。不知道現如今大學裡還有沒有那種跨系選修課,還有沒有聽大課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