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680448581893

    經常有焦急的家長帶著剛出生幾天或者不滿6個月的孩子到耳鼻咽喉科門診要求查“聽力”,說孩子生下來第一次聽力檢查沒有透過,是不是“聾子”?這些家長往往顯得急躁、焦慮和不知所措,其實這樣的擔心有時候是多餘的。遇到這樣的家長,就需專科醫生耐心地解釋以及進一步詳細的檢查,幫助他們緩解焦慮,正確對待這個問題。

    聽力篩查寫著未透過就是聽力障礙嗎?其實不然。聽力篩查的方法主要是耳聲發射,該方法簡單易行,費用較低,容易推廣。除了用於新生兒篩查,幼兒園聽力保健也採用這個方法,但是該方法有很多的干擾因素,如外耳道耵聹堵塞及其他外耳道疾患、中耳的疾患、操作方法以及環境干擾因素等,故一兩次聽力篩查未透過未必是一定有聽力問題,需要專科醫生做排除,對於3個月以下的聽力篩查兩次未透過的孩子可繼續觀察,不必急於行診斷性聽力檢查。

    聽力篩查過程包括初篩、復篩和確診。新生兒生後3-5天會進行聽力初篩,即篩查性耳聲發射,有條件加自動腦幹誘發電位(ABR),未透過者在生後42天進行復篩(方法同初篩),還未透過者3月齡時進行診斷性耳聲發射、ABR、多頻穩態(ASSR)、聲阻抗檢查作第一次確診。對於重度或極重度聾患兒4個月要進行聽力干預,對於輕度或重度聾患兒在6月齡時行第二次確診檢查,若診斷明確則需要儘早進行對症的干預及治療。

    新生兒的殘疾中耳聾發生率排第一位,全世界都很重視,故全世界將新生兒聽力篩查納入婦幼保健的常規專案,隨著新生兒聽力篩查越來越普及,提高了耳聾,特別是感音性耳聾的早期診斷,為耳聾患者的早期干預和治療提供了可能性。只要家長對聽力篩查的流程有了詳細的瞭解,遇到聽力篩查未透過的情況也就不會太過焦慮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個月的寶寶老是感覺他出氣不了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