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瑞華春風
-
2 # 平淡才精彩65
如果是家庭經濟條件好,我在想:沒有人不想陪在父母身邊,陪在父母身邊當然要父母身體健康,心裡沒有壓力才是父母的心病。陪在父母身邊,沒有錢,父母身體有病,買藥哪來錢,想吃些什麼好一點的東西沒有錢,連父母平常生活都困難,不如出門打工改變一下掙錢能辦實際問題,掙錢讓父母過上好日子。社會就是這樣的現實,那些能陪在父母身邊的人,父母年輕才4,50歲身體健康,經濟好有能力養自己甚至是還要養兒子孫子,他們不想讓子女出遠門,在各方面支援子女,所以子女也不出門掙錢,一家老少在家鄉奮鬥就能過得去。
-
3 # 使用者475028819254松子
哪有那麼容易啊。尊老扶幼、工作掙錢,輪著來唄。我的親人多,大家計劃好了,既要跟前照顧老,也不要疏忽了扶植後代的後代。
-
4 # 飛燕y
我的父母還有婆婆都不希望我在家陪他們,都希望我能出門打工掙點錢補貼家用。
雖然說他們沒給我多少,也不問我要錢花,都在自力更生,也不缺錢花,都算很省心的,我只是逢年過節給他們一點,意思意思,我們每年也會回去兩三趟,過年必回。
他們在家地方大自由慣了,也不願來我們這裡,去年我媽來過三天就要回家,現在資訊都發達,需要回去的我們就回去看看,不糾結這些問題。整天在父母跟前,沒有錢花日子也不好過。
-
5 # 暖暖的沙粒
父母年紀不大身體健康的時候出去打拼!
年紀大了回來陪著!
用你打拼下的成就陪他們共享天倫!
-
6 # 真情實感齋
我北漂十來年,結婚、生孩子、買房子,每天通勤兩小時,累得像狗,每年回家陪爸媽的時間只有春節,或者偶爾她們來看我。想起來滿心愧疚,總覺得以後工作沒那麼忙了,就帶他們出去旅遊。可是怎麼也沒想到,爸爸才61歲,就不等我了。
我可能再也沒有機會了。爸爸做完肺癌切除手術兩年了,疫情期間腦轉移、肝轉移。兩個月時間,人已經瘦幹了,意識也不清楚,媽媽日夜照顧著。我和姐姐都在外地,各自有孩子。媽媽不想拖累我們,也是爸爸清醒時的願望,擔心影響到我們小家庭的正常生活,讓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好工作。
兩個月以前,我就想辭職照顧爸爸,可是每個月8000元的房貸壓得我喘不過氣。只能週末買高鐵票回去看看再回來上班。之前醫生下了兩次病危,我都跟單位申請不要工資,待在家裡陪爸爸,老闆很不高興,說這樣影響到全單位的管理制度。這次老闆又表現出為難,我直接在電話裡提了離職。
照顧不到他們,每一天都讓我良心不安。希望所有人都能跟爸媽幸福地一起生活。
-
7 # 亮劍3549
一,為了工作,好多人離開了生養自己的土地,離開自己的父母,背景離鄉,到外地就業打工,一是為了自己的發展,賺取更多的錢,用於生活,用於養家餬口,孝敬父母。二是到外面去,經風雨,見世面,發展自己,使自己儘快成長起來,實現人生的自我價,所謂人不出門身不貴,火不燒山地不肥。二,當今社會,錢是解決一切困難的總開關,變證的講,不在父母身邊,只要你發展好,只要你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孝敬父母,何必整天在父母身邊轉悠呢。三,俗話說,父母在不遠行,這話主要是指,父母體弱多病,身邊需要人來照顧,這時,子女留在父母身邊,端茶送飯,盡孝道,合情合理,無可厚非。
-
8 # 明越清泉
想對父母好,首先你得別讓他們操心,那你就要勤奮。以取得自己能安身立命豐衣足食,繼而安家立業。父母安心了。就是你最好的孝敬。
-
9 # 一生最服王陽明
父母安好,為人生一大快事,父母好,家就是安放靈魂最好的地方,父母得不到很好的照顧,有一天對你的靈魂總是巨大遺憾。
首先在傳統父母精神生活質量跟你人生能達到最好的水平有關,做好這個平衡是個技術活,活出最精彩,對父母才是最大的照顧,如果能安排好父母的起居生活,裝好家居監控,去外地奮鬥也是個辦法,就是記得常回家看看。
-
10 # 馮桂清8247480773239
這是選擇題,陪在父母身邊好,有時得不到發展,過去老話說父母在不遠游,是為了盡孝道。可當今社會為了國家當兵是為了國家保家衛國,有國才有家,你不當兵他不當兵誰來保衛妻兒和媽媽?這次疫情,白衣天使,成了戰士,為了病毒不在人傳人,白衣天使舍小家為大家,舍自己為國家,這是可歌可泣的時代責任,每個陪在父母身邊的人都是幸福的人,為了國家當戰士的人都是英雄!我們這個時代需要忠孝兩全的人,但為了盡孝不能誤國。捨生取義,忠孝不能兩全,盡孝不誤國,為國捐軀此乃英雄本色。向那些在疫情中犧牲的人致敬!向那些疫區(武漢)凱旋歸來的英雄獻花,致敬!英雄無悔,時代之驕傲,中國加油!
-
11 # 菁菁歲月
個人覺得,如若他們身體無恙,年紀還不是很大的話就讓他們呆老家,有放心的人讓幫忙去經常照顧一下;待老了,體質差點,就回家乾點活,陪伴一下,畢竟只有那麼幾年。生活都不容易,但不陪伴,以後會後悔。
-
12 # 鬥堰衝
如果經濟條件、住房條件允許,如果需要老人幫忙照顧孩子,如果家庭關係融洽,生活上沒有矛盾,把父母接來一起住,互相照顧當然是最好的。
如果你們不喜歡和老人住在一起,或者老人自己住不習慣,而且父母的健康很好,那就讓父母還是在老家住著,你們平時多一些問候與關愛,或者條件許可的話提供一些經濟方面的支援,這樣也很好。
如果父母年事已高,生活自理困難,此時的老人最大的願望是希望你們一切安寧,得到更多血緣親情的關愛 ,所以你們應該儘量抽時間親自照顧老人,讓老人在親情的滋潤中快樂地安度晚年。
每一個家庭狀態都是不一樣的,別人的建議只能參考,該怎麼做還是需要自己酌情考慮。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不要把它絕對化,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平衡好兩者之間的關係,根據不同時期,把它兼顧起來,爭取最好的結果。
一是自己結婚成家,剛有了小寶寶,這時若有父母陪在身邊,照顧小孩的生活起居,自己能繼續工作奮鬥,這估計是對自己感覺最有利的吧。
二是自己父母年邁,需要有人照顧,這時陪在父母身邊,自己能繼續奮鬥,還可以兼顧工作,這估計是父母感覺最好的吧。
三是若姊妹們多,有陪在父母身邊的,有在外邊奮鬥的,在家的多陪伴父母,在外的經濟多支援些,這樣是兩全其美的方式。
我身邊有兩個家庭:
一個是兒子和媳婦移居國外,父母在國內相依為命,都活到了近80歲,母親去逝後,剩下父親一人,平時生活起居需要有人照顧,兒子為父親辦了移居手續。
另一個是兒子退休後攜妻子回老家,與80多歲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為老人養老送終。
又例如,這次疫情中,子女到國外去留學或工作的人們,因外疫情嚴重,想回來,回不了!父母想過去,過不去!這就比較鬧心啊。總之,一家人能生活在一起,相互生活上有個照應,還是比較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