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004596690954

    老態龍鍾是一箇中性成語,一般用於形容人。

    讀音是lǎo tài lóng zhōng,指行動不靈便。

    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語出唐·李端《贈謝戴》。

    一、解釋。

    龍鍾:形容行動不靈便的樣子;老:年老。

    1. 年老體衰、行動不便的樣子。也指潦倒不得志的樣子

    【例】交結慚時輩,龍鍾似老翁。——李端《贈謝戴》

    2. 另指溼漉漉的樣子,垂垂老矣之貌。佝僂著背,倚杖,抬頭;緩緩移步。其狀似龍弓腰,似鍾扣地。

    二、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狀語、定語;用於人等。

    三、使用示例。

    1、郭小川《放歌集·秋歌》:“我知道,總有一天,我會衰老。”

    2、宋朝陸游《聽雨》:“老態龍鍾疾未平,更堪俗事敗幽情。”

    3、有一位~的工兵營營長吳某到站臺迎接,並且報告錦州形勢混亂,火車不能開過。——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六十九回

    四、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老枝橫虯

    反義詞:返老還童、老當益壯、生氣勃勃

    五、成語故事。

    宋朝時期,陸游年老時病魔纏身,不能清閒安靜地渡過晚年生活。夜晚,天下起了大雨,聽著這蕭蕭的暮雨聲,感慨自己的身世和遭遇,作《聽雨》詩:“老態龍鍾疾未平,更堪俗事敗幽情。紗櫥笛覃差堪樂,且聽蕭蕭暮雨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環怎麼編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