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即評

    你這個問題指的是棉花本身吧?這要從棉花的用途來說,長期以來棉花主要用於紡織業,衣、被褥等,少量用於醫療,棉花做為衣物原料,有化纖類無法比擬的優勢,然而現在化纖類對人體的過敏性、舒適程度等有了極大的提高,還有就是人們物質極大豐富,毛皮、羽絨等大量使用,再就是高價格的蠶絲等,這些都對棉花的大量使用產生了衝擊。再者棉花副產物,棉籽油、棉秸稈等附加價值不大,導致對棉花的需求總量下降。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化纖等其他可替代物的品質提升,造成了棉花需求的降低,其他可替代物的價格下降,勢必會導致棉花價格的下降,當然這裡面可能會有諸如大蒜等以資本控制獲得極高利益的行為,開發棉花的其他用途或許會提升棉花的價格,但這基本上是需要較長時間技術積累的,那麼就目前而言,對於棉農,儘可能的少種,或者混種,使得單位畝地的價值提升,才可能保住不賠錢,甚至有所收益。

  • 2 # 麵包財經

    根據全國棉花交易市場資料顯示,在2017年11月份,中國棉花價格指數為16000元/噸左右,而在2018年1月29日價格指數為15716元/噸,棉花價格下跌1.775%。而鄭州商品交易所資料顯示,2018年1月29日棉花期貨結算價(活躍合約)為15460元/噸,已經恢復到2017年末的價位。

    當然這是全國的平均狀況,對比單個地區,肯定會有所出入。

    前一段時間,國內棉花價格下跌的原因是:

    1. 國內進口美國棉花增多,而美國的氣候條件和大機械化棉花種植生產模式,較之國內更能節省成本。所以美國進口棉花價格比國內棉花價格偏低。

    2. 國內市場各用棉企業在此前積累了大量的儲備用棉,此前對棉花的需求降低,採購意願不大,棉花自然就有所降低。

    3.臨近年末,多個棉紗線行業已經停工準備放假,多數對棉花的訂單推遲到春節後進行交易,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棉花的需求。

    不過現在棉花的價格行情有所改觀。在進口數量增多之後,進口美國棉花開始提價,價格對比本土棉花已經不再具備更多優勢。而中國市場,隨著企業儲備棉的消耗,對棉花的採購意願有所增加,價格已經有所反彈。

    而且新疆地區多數地方陸續發放棉花種植補貼,棉農收益增加,對下年度種植面積起到維穩作用。由於春節工廠停工的因素,棉花的價格短期內或許不會太高。

  • 3 # 宋建禹

    首先就這個問題來說,棉價真的低麼?就全球來看,前段時間由印度減產引發的ice逼空,加上資金炒作等多方面原因,內外棉價差一度層達到200一線,隨著多頭獲利了結ice回落,當前內外棉價差有所修復,迴歸至2000一線,事實上過去幾年內外棉價差一直在4000左右,也就是說,中國的棉價一直是高於外棉的。單純就價格而言,中國的棉價真的不低。

    但是就成本而言,新疆地區因為有500萬噸的種植補貼,加上一些其他的政策支援和產業化發展的叢集效應,棉農的收益基本還有所保障,內地就完全是另一幅光景了,隨著種植成本的逐年增加,加上內地地產棉質量的短板,內地棉農的收益有時甚至出現倒掛。所以說,就成本而言,棉價確實低,或者換個說法,收益太低。

    所以說這個問題,與其是問棉價為什麼低,不如問成本為什麼比國外高那麼多。歸根結底還是生產力問題,國內棉花一直靠黃箱政策支撐,想與國際接軌市場化,但又不能讓外棉衝擊國內棉花行業,失去了棉花的定價權,畢竟棉花也屬於重要的戰略物資。拋儲目標價格補貼等等這所有的一系列政策都是過渡階段的權宜之計,國家需要棉花行業穩定的走到全球市場化的道路上,在生產力沒有質變之前,棉花收益不會變太高而拉高庫存,也不會因為收益太低打消了植棉積極性。新疆的棉花產業還會繼續發展,內地應該會建立種植保護區以集約發展。未來的棉價,也就是說收益會長期處於均衡的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休閒農業餐飲如何做才能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