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麥說說

    張飛的長板坡一戰是有的,而且張翼德隻身(確切的說是帶領20餘騎)嚇退曹軍也是有的。首先我們來看看《三國志》中的記載。在《三國志·張飛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表卒,曹公入荊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好了,在這裡提到了長坂坡之戰,而且張飛在斷橋邊,嗔目橫矛,大聲喊著,爺爺我就是張翼德,有種的過來與我決一死戰。

    當然這張飛大鬧長坂破遠沒有《三國演義》中演繹的那麼驚心動魄,那只是藝術加工的結果而已。不過這個加工卻使得整個劇情更加具有合理性以及可信度。

    首先,張飛在此次戰役中的主要任務是“斷後”,這個斷後卻非常規意義上的斷後,而是以20餘騎,斷百萬曹軍之後,任務艱鉅程度可想而知,因此註定的策略就是隻能智取,不能強硬。

    於是,張飛粗中有細,急中生智讓20餘騎馬尾上拴上樹枝,在樹林裡亂跑亂竄,衝起漫天的塵土,以作疑兵,使曹軍無法探知虛實,這個動作為張飛橫矛立馬板橋邊提供了基礎。

    隨後,就是曹軍先頭部隊趕到,看到前面塵埃滾滾的,張飛立在橋頭上,頓時有些拿不定主意,主要還是之前博望、新野兩場戰役,諸葛亮詭計多端的用兵手法在曹軍心中已經形成陰影,於是看到張飛孤零零一個人站在橋頭,頓時生疑,不敢前進,只得派人儘快並報曹操。

    這時候曹軍在橋頭的另一端越聚越多,人越多,就越會顯得疑慮重重,更何況曹操還是個生性多疑之人。待看到橋對面塵霧漫天,就更恐有埋伏,於是駐守橋頭,形成了戰又不戰,退又不退的格局。

    此時,張飛又加了一劑猛藥,站在橋頭睜目大喝三聲,第一聲的效果是曹軍股慄,曹操趕忙命人去其傘蓋,囑部下不可輕敵;第二聲的效果是曹操已經有了退心,曹軍後軍陣腳有動;第三聲的效果是夏侯傑驚撞於馬下,曹操回馬而走,全軍潰逃。

    好了,一出可以寫進兵書的“空城計”,被一個個粗獷的張飛演繹的活靈活現。

  • 2 # 不可洩露天機

    事件是真的,但是沒有《三國演義》說的那麼誇張。

    曹操是帶領輕騎兵追來,人數不可能太多。又是長途奔襲,已經追了一天一夜,曹操也怕中了埋伏。第三,張飛也的確是猛將,瞠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曹操及部下也是早有耳聞,從氣勢上就壓住了曹軍,誰也不敢上前衝鋒。第四,當陽橋已經被張飛拆毀。曹操現搭橋也不及。一兩個武將可以勉強策馬衝過去,但是大批軍士無法過河。

    思衡再三,費勁衝過去佔不到什麼便宜,不如見好就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玉石上有“筋”,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