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發生疑似職業病之前,一般安監都不會處罰的,除非特殊情況(比如你懂得一些原因)。發生職業病了,那怎麼都要意思一下了。
但是噪聲控制現在的技術條件下不容易,且投入的金錢很大(如果你願意投入和幾十幾百萬來改善噪聲,也不是不能達到)。
個人防護用品最為最經濟的方式降低得職業病的風險是普遍採用的方法。但是存在風險就是工人不佩戴或者沒有正確佩戴以至於達不到防護要求。因此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能做到保證不出疑似職業病或者職業病,就可以了。因此我覺得每年做噪聲職業健康檢查,一旦發現異常或職業禁忌證,立馬調崗!
補充一下:其實噪聲對人的影響也看人本身的耐受性。工作中遇到過某些廠噪聲高達97dB的,有工人一天8小時,每週至少五天工作,長期接觸,5年職業健康檢查均顯示無異常(不排除體檢機構沒認真檢查),也見過有一家廠噪聲85dB以下(基本上在83-84之間),由於長久不做職業健康檢查,做現狀評價那年被我們要求做檢查,不然評價報告內容完不成,一檢查發現噪聲相關異常人員2名,並有1名疑似職業病了。你說正好都招到敏感人群,也不容易哈!
所以,找人前做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篩選異常人員,每年定期做在崗職業健康檢查早期發先異常人員並調崗,我覺得是很有必要的。
在未發生疑似職業病之前,一般安監都不會處罰的,除非特殊情況(比如你懂得一些原因)。發生職業病了,那怎麼都要意思一下了。
但是噪聲控制現在的技術條件下不容易,且投入的金錢很大(如果你願意投入和幾十幾百萬來改善噪聲,也不是不能達到)。
個人防護用品最為最經濟的方式降低得職業病的風險是普遍採用的方法。但是存在風險就是工人不佩戴或者沒有正確佩戴以至於達不到防護要求。因此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能做到保證不出疑似職業病或者職業病,就可以了。因此我覺得每年做噪聲職業健康檢查,一旦發現異常或職業禁忌證,立馬調崗!
補充一下:其實噪聲對人的影響也看人本身的耐受性。工作中遇到過某些廠噪聲高達97dB的,有工人一天8小時,每週至少五天工作,長期接觸,5年職業健康檢查均顯示無異常(不排除體檢機構沒認真檢查),也見過有一家廠噪聲85dB以下(基本上在83-84之間),由於長久不做職業健康檢查,做現狀評價那年被我們要求做檢查,不然評價報告內容完不成,一檢查發現噪聲相關異常人員2名,並有1名疑似職業病了。你說正好都招到敏感人群,也不容易哈!
所以,找人前做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篩選異常人員,每年定期做在崗職業健康檢查早期發先異常人員並調崗,我覺得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