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酒

    現在的趙繼偉,可能是男籃歷史上視野最好,組織最棒的後衛了。毫無疑問的是,趙繼偉才是那個會一直在國家隊給大魔王傳球的人。

    至於趙繼偉的靈性,更像是上帝對於中國男籃後衛線的一種遲來的補償,在以前我完全不能想象。

    郭少的定位,歸根到底還是一個雙能衛,甚至偏向於一個分衛。他需要大量的持球,需要大量的掩護,然後靠自己的速度突破,在空中把自己扔起來以後,再決定下一步是分球,或者直接攻擊籃筐。這很酷,很NBA,很像一個美國球員。

    郭艾倫和趙紀委在兩隻隊伍,更有利於對他們的培養以及優勢的發揮。趙紀委身邊有小丁這杆槍,內線有些去nba歷練的周琦,而趙紀委傳球的靈性,可以為他們輸入炮彈。藍隊雖然實力雄厚,但是真要說起穩定的攻擊點,只有阿聯,所以郭艾倫必定會給藍隊提供更多的炮火。這樣,讓他們各自發揮,才是明智的選擇。

  • 2 # 大嘴爵爺侃球

    其實並不是郭艾倫和趙繼偉“不能”同在藍隊,兩個人又不是沒在國家隊待過,不管是長沙亞錦賽,還是里約奧運會,郭少和繼偉都是國家隊並肩作戰的隊友啊。而且,雙國家隊制度下,李楠和杜鋒分別挑人,兩人當然就分開啦。

    擼主想問的恐怕是,郭艾倫和趙繼偉能不能在一個隊共存吧。

    首先,郭艾倫和趙繼偉分別身處紅藍兩隊,其實從去年的比賽表現來看,兩人都打得不好。在紅隊趙繼偉完全迷失,在熱身賽上形同夢遊;郭艾倫在亞洲盃上更是沒有達到人們期待的表現,他的三分球短板非常明顯,往往很容易被對手所限制,杜鋒甚至一度在比賽的末節將其棄用。

    其實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不管是在宮魯鳴時期的國家隊,還是本賽季的遼寧隊,宮魯鳴和郭士強都把郭艾倫用作替補,用趙繼偉打首發,這樣的效果更好,因為趙繼偉大局觀強,傳球讓隊友接的非常舒服,但是得分能力一般;郭艾倫恰恰相反,衝擊力強,突破殺傷力大,但是傳球能力欠缺。

    但是,在紅隊,內線沒有韓德君或易建聯這樣的重器,趙繼偉的傳球扔進去不見聲響,整個紅隊是以外線為主的球隊,傳球第一的趙繼偉的作用甚至不如突破能力超強的孫銘徽。而在藍隊,即便有易建聯和韓德君,兩人也不會得到外線太多的傳球,更多隻能依靠個人能力猛鑿,因為無論是郭艾倫還是吳前,都是以攻擊第一的選手。

    所以只能說,真的很遺憾,要是趙繼偉和郭艾倫能夠換一下就好了。

  • 3 # 緣分天空143098561

    就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籃協可能存在有意培養二位天才後衛的可能。眾所周知,二人打法風格各有千秋。如果放在一起。可能起不到培養的目的。趙繼偉屬於傳統後衛,而郭艾倫屬於那種進攻型後衛。主要以得分為前提。這些是個人觀點

  • 4 # 指尖的呼吸

    作為一個他倆的球基本都看全了的人 說說自己的看法

    好的不避諱 差的不護短

    郭艾倫很強 但是傳球方面上兩個習慣讓宮指導有理由不用他

    雖然一直是宮黑,但是僅限於迷戀內線單打戰術上,對於郭艾倫的問題,我覺得既然宮指導確立了內線為主的打法,那麼確實有理由不用郭艾倫。在這個休賽期,其實郭艾倫進步非常大,投射,陣地戰突破的選擇,傳球的隱蔽性大局觀都有長足進步,但是依然有兩個問題,制約著他,或者說郭艾倫可怕就可怕在在他已經很強的時候,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問題,而且每次他都能靠努力去進步。

    1傳球習慣依賴空間 雙手頭上傳球的運用不佳,喜歡跳起靠手指手腕單手傳球,而不是勾手傳球

    郭艾倫的視野,傳球速度現在都是中國頂級,可是為什麼大家總會說他傳球不好呢?就是傳球的手法,郭艾倫喜歡對抗或者起跳之後利用手腕抖傳,並且利用手指微調方向,這種傳球誠然最具有靈活性,美國後衛也大多喜歡這種方式,然而這種傳球有一個弊端,如果進攻十分順暢 對手貼身防守,這種傳球手法可以在最小的空間傳出最大的角度和穿透性,但是一旦進攻威脅不夠,對手放一步,守在傳球路線上,由於這種傳球的球速並不快,容易造成失誤,或者由於動作小,使隊友沒有領會傳球意圖。而趙繼偉更習慣所謂的勾手傳球,在傳球一瞬間,手扣住球,甩出去,這樣儘管比較“死”但是速度和精度都比較有保障。

    郭艾倫的傳球方式其實很多樣,但是對於陣地戰傳內線,雙手頭上傳球無疑是最舒服的方式,高度適中,球速快,但是郭艾倫其實這個技術的運用並不好,幾場球下來,印象流感覺特別有滲透性的雙手頭上傳球只有昨天穿朱彥西一次 和之前傳李慕豪一次,而在這點上,趙繼偉確實遠勝於郭艾倫,由於一直跟高大中鋒搭配,這個技術已經快成為他的看家本領,甚至有半場跳起的極強滲透性傳球出現。

    2跑位路線比較單一,無球威脅做的不好

    郭艾倫從出道就比較一根筋,很多人看到的是他對上籃終結的專精程度,但是其實在突破跑位的時候,郭艾倫的路線還是比較單一的,大多數是弧頂橫移 四十五度縱向突破下底,分給底腳投手,和跟中鋒一起順下,擊地或者挑傳內線,換句話說郭艾倫的傳球路線大多數是橫向或者縱向,這就註定了,第一跟第一個問題一樣,郭艾倫一定要有進攻威脅,對面貼身防守,才會有這樣的機會,第二當對方區域站位很好,對抗有優勢時候,無法透過迂迴第二次第三次觸球滲透傳球去尋求機會。簡單說郭艾倫一定是持球組織,而且進攻要開啟。

    對比趙繼偉,趙繼偉在無球組織方面要優於艾倫,很多人覺得這是個悖論,不拿球怎麼組織,其實就是透過無球威脅,當球傳回他手中,只做中轉點,改變球的方向的能力(有點動漫黑子的籃球裡黑子的那種意思),趙繼偉在頂弧出球以後,會立刻無球跑動到罰球弧附近,這時候有球回傳過來,他可以立刻出球給內線,或者拉出了再組織,這同樣也是趙繼偉和劉曉宇為何同為傳球型後衛卻一個讓人覺得靈氣逼人,一個卻被說成大自然搬運工的原因,簡單說就是出球之後的移動決定了二次組織的效果

    而郭艾倫通常出球後,會延三分線遊動,回球之後再次持球發起。

    其實這兩種打法各有各的好處,趙繼偉雖然在這兩項上優於郭艾倫,但是自主進攻能力不足,導致他必須配合一個絕對強點,透過轉移使強點有更好的機會,現在宮指導的戰術體系,內線的阿聯 周琦 王哲林,都被當做戰術強點使用,趙繼偉的方式顯然更適合。

    而郭艾倫,如果戰術上不能給予足夠的攻擊出手權,打出威脅,他的組織球隊便很難開展。對於國家隊的體系,顯然宮指導不會給予他這種機會,這也導致了之前郭艾倫的無多是從,表現不佳。

    至於國家隊到底應不應該帶郭艾倫,個人覺得還是該帶,畢竟遇到身體比較好的後衛,郭艾倫在防守上不吃虧,同時還能帶來銜接段快速攻擊的一種可行性。

  • 5 # _NEW

    這個當然是姚主席倆個國家隊的改革所致,紀委的大局觀傳球視野,自身的打球靈性,讓其成為國內最好後衛之一,也是球隊大腦。其風格以帶動隊友,傳球為主,當然得分能力,選擇上也是很棒的!優秀的基本功,從用拜佛晃騙林志傑,運球變相晃保羅喬治,能看出紀委實力。

    艾倫實力很強,國內少有美式控衛,突破能力很強,投射欠缺,但也在穩步提升,大局觀也隨著時間越來越好,在國際賽場可以破緊逼的後衛,速度,自身技術是其優勢,得分能力強!

    所以從紀委艾倫自身特點來說,他們都很優秀,紀委擁有更好的大局觀,艾倫擁有更好的得分能力,所以他們一起在場完全可以小的互補,對於球的運轉,都是有很大作用,在遼籃可以看出,第四節紀委艾倫加單外巴斯,在進攻防守積極性,壓迫性都很強,所以他們完全可以一隊,而且可能是國內最好的後場組合!

    不能一起出現藍隊,也源於姚主席倆個國家隊的改革,由李楠主教練和杜峰主教練選人分開的,二者都很優秀!誰肯不選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系領帶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