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羊先生影視匯

    每一句詩詞的最後一個字就是下一句的第一個字是“頂真詩” 頂真”也叫“頂針”、“聯珠”或“蟬聯”。指用前一句的結尾(字、詞語或句子)作為後一句的開頭,使語句遞接緊湊而生動暢達。這是修辭學上辭格之一。用在詩中,便稱頂真詩。 頂真詩的類別有以下三種: 一、下句的首字與上句的末字相同。 例如《小桃紅·情》 元人無名氏的小令[越調] 斷腸人寄斷腸詞,詞寫心間事。事到頭來不自由,自尋思。 思量往日真誠志。志誠是有,有情誰似,似俺那人兒? 這支小令用自述的口氣,抒發了一位女子對愛人的思念與對愛情的堅貞不渝。頂真辭格的運用,使句子之間環環相扣,更好地表現了抒情主人公繾綣纏綿的柔情。 二、下句的一個詞或短語與上句的相同。 《平陵東》 漢樂府詩 平陵東,松柏桐,不知何人劫義公。劫義公,高堂下, 交錢百萬兩走馬。兩走馬,亦誠難,顧見追吏心中惻。 心中惻,血出漉,歸告我家賣東犢。 這首相和歌,以唱和的通俗形式,具體揭露了官府明目張膽公然勒索百姓的情景,頂真句式的運用,加強了不滿與憤懣的感情。 《送劉十六歸山白雲歌》 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長隨君,君入楚山裡, 雲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羅衣,白雲堪臥君早歸。 全詩寄情於景,以“白雲”“湘水”等景物,抒發對友人的依依不捨和無限關懷的深情。 三、是上一小節(或上一首)的末句又作為下一小節(或下一首)的首句。 《憶金陵(三首)》 王安石 覆舟山下龍光寺,玄武湖畔五龍堂。 相見舊時遊歷處,煙雲渺渺水茫茫。 煙雲渺渺水茫茫,繚繞蕪城一帶長。 蒿目黃塵憂世事,追思塵跡故難忘。 追思塵跡故難忘,翠木蒼藤水一方。 聞說精廬今更好,好隨殘汴理歸艎。 三首詩追憶金陵的無限美好風光,包含著對世事的感慨與憂傷。三詩形式上首尾聯珠,內容卻又各自有一定獨立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泡菜壇生花,用什麼能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