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的真相,據《竹書紀年·周幽王》載,這是一場包含了後宮爭寵、父子決裂、引敵內鬥、諸侯混戰、王室分裂的精彩大戲!一點也不像烽火戲諸侯那樣無聊,請諸位靜聽,待我一一道來:
三年,王嬖褒姒。
話說周幽王四處尋找真正的愛人,後宮中一個叫褒姒的美人進入他的眼簾。兩人愛情之花開始綻放,一發不可收拾。作為政治婚姻的申王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冷落。
五年,王世子宜臼出奔申。
俗話說母以子貴,兒子當然也因母親尊貴而尊貴。周幽王與褒姒的愛情之花結果,伯服出生了,申王后的地位難保,宜臼的世子之位也岌岌可危。宜臼心裡慌亂不安,手足無措的他跑到了外公申侯家避難。
八年,王立褒姒之子曰伯服為太子。
宜臼叛逆父王,主動放棄世子之位,周幽王順理成章地改立伯服為太子。申王后的位子再也保不住了,褒姒成了新的王后。周幽王沒想到事情進展的那麼順利,他大宴群臣,與褒姒對飲三杯,開懷大笑。
對褒姒來說,傳說中烽火戲諸侯帶來的快樂遠不及兒子成太子、自己成王后帶來的快樂吧?
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
申侯尷尬了,女兒的王后之位沒了,外孫的世子之位也沒了,曾經聲名赫赫的國丈現在狗屁不是,成了諸侯們的笑柄。申侯怒了,他決定反叛,主動勾結大周的敵人——西戎及鄫人,為外孫奪回應有的地位!
十年春,王及諸侯盟於太室。秋九月,桃杏實。王師伐申。
得知申侯舉兵反叛後,周幽王大吃一驚,他召集天下諸侯結盟,斥責申侯之罪(咦,你周幽王是天下宗主,下令討伐就是了,與諸侯結盟有這個必要嗎?難道天下諸侯對你廢立王后與太子不滿嗎?)。準備數月後,周幽王下令討逆,王師浩浩蕩蕩地開始討伐申國。
十一年春正月,日暈。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弒王及鄭桓公。犬戎殺王子伯服,執褒姒以歸。申侯、魯侯、許男、鄭子立宜臼於申,虢公翰立王子餘臣於攜。
叛軍與王師激烈交戰,或許是日暈幫助了申侯,申侯最終擊敗王師(按理說呢,王師兵力雄厚,怎麼會敗呢?此事必有蹊蹺!)。申侯、戎人和鄫人聯軍取得勝利後,攻入京師,誅殺了周幽王、鄭桓公(春秋小霸鄭莊公的爺爺)和新太子伯服。犬戎大掠一番後,帶著美人褒姒回去了,看來美女在哪裡都受待見哦!
周幽王、新太子伯服都已經被殺,接下來誰當王呢?各懷鬼胎的諸侯們產生了分歧,申國、魯國、許國、鄭國擁立老太子宜臼於申,是為周平王。虢國則擁立王子餘臣於攜,是為周攜王。
得位不正的周平王心裡不安,決定東遷洛邑,以圖樹立新的權威。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諸侯們有樣學樣,再也無視周王天下宗主的地位,想幹嘛就幹嘛,中國的歷史從此進入春秋時期。
二王對立的局面維持二十一年後,晉文侯發兵擊滅周攜王,這種分裂的局面方才結束,王室復歸統一。王室分裂了二十一年,那麼二十一年間,諸侯們都會做些什麼呢?嗯,這一定也很精彩吧!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其實與“李世民主謀晉陽起兵”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誰最終受益,誰就會編造那些神奇的故事,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商紂王、秦始皇、隋煬帝為政到底怎麼樣,為人又如何呢?周武王、漢高祖、唐太宗都笑而不語。
烽火戲諸侯的真相,據《竹書紀年·周幽王》載,這是一場包含了後宮爭寵、父子決裂、引敵內鬥、諸侯混戰、王室分裂的精彩大戲!一點也不像烽火戲諸侯那樣無聊,請諸位靜聽,待我一一道來:
三年,王嬖褒姒。
話說周幽王四處尋找真正的愛人,後宮中一個叫褒姒的美人進入他的眼簾。兩人愛情之花開始綻放,一發不可收拾。作為政治婚姻的申王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冷落。
五年,王世子宜臼出奔申。
俗話說母以子貴,兒子當然也因母親尊貴而尊貴。周幽王與褒姒的愛情之花結果,伯服出生了,申王后的地位難保,宜臼的世子之位也岌岌可危。宜臼心裡慌亂不安,手足無措的他跑到了外公申侯家避難。
八年,王立褒姒之子曰伯服為太子。
宜臼叛逆父王,主動放棄世子之位,周幽王順理成章地改立伯服為太子。申王后的位子再也保不住了,褒姒成了新的王后。周幽王沒想到事情進展的那麼順利,他大宴群臣,與褒姒對飲三杯,開懷大笑。
對褒姒來說,傳說中烽火戲諸侯帶來的快樂遠不及兒子成太子、自己成王后帶來的快樂吧?
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
申侯尷尬了,女兒的王后之位沒了,外孫的世子之位也沒了,曾經聲名赫赫的國丈現在狗屁不是,成了諸侯們的笑柄。申侯怒了,他決定反叛,主動勾結大周的敵人——西戎及鄫人,為外孫奪回應有的地位!
十年春,王及諸侯盟於太室。秋九月,桃杏實。王師伐申。
得知申侯舉兵反叛後,周幽王大吃一驚,他召集天下諸侯結盟,斥責申侯之罪(咦,你周幽王是天下宗主,下令討伐就是了,與諸侯結盟有這個必要嗎?難道天下諸侯對你廢立王后與太子不滿嗎?)。準備數月後,周幽王下令討逆,王師浩浩蕩蕩地開始討伐申國。
十一年春正月,日暈。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弒王及鄭桓公。犬戎殺王子伯服,執褒姒以歸。申侯、魯侯、許男、鄭子立宜臼於申,虢公翰立王子餘臣於攜。
叛軍與王師激烈交戰,或許是日暈幫助了申侯,申侯最終擊敗王師(按理說呢,王師兵力雄厚,怎麼會敗呢?此事必有蹊蹺!)。申侯、戎人和鄫人聯軍取得勝利後,攻入京師,誅殺了周幽王、鄭桓公(春秋小霸鄭莊公的爺爺)和新太子伯服。犬戎大掠一番後,帶著美人褒姒回去了,看來美女在哪裡都受待見哦!
周幽王、新太子伯服都已經被殺,接下來誰當王呢?各懷鬼胎的諸侯們產生了分歧,申國、魯國、許國、鄭國擁立老太子宜臼於申,是為周平王。虢國則擁立王子餘臣於攜,是為周攜王。
得位不正的周平王心裡不安,決定東遷洛邑,以圖樹立新的權威。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諸侯們有樣學樣,再也無視周王天下宗主的地位,想幹嘛就幹嘛,中國的歷史從此進入春秋時期。
二王對立的局面維持二十一年後,晉文侯發兵擊滅周攜王,這種分裂的局面方才結束,王室復歸統一。王室分裂了二十一年,那麼二十一年間,諸侯們都會做些什麼呢?嗯,這一定也很精彩吧!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其實與“李世民主謀晉陽起兵”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誰最終受益,誰就會編造那些神奇的故事,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商紂王、秦始皇、隋煬帝為政到底怎麼樣,為人又如何呢?周武王、漢高祖、唐太宗都笑而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