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後漢書·郭陳列傳》:“臣聞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潰蟻孔,氣洩針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識幾。
“堤潰蟻孔,氣洩針芒”,意思是小小的螞蟻窩能夠使堤岸潰決,針芒般大小的孔眼也能使氣洩掉。比喻小事不注意,就會釀成大禍患。意在告誡世人,為人處世要重視小事小節,才能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
其實,對於“堤潰蟻孔,氣洩針芒”的古訓,我們並不陌生,類似的表達還有《韓非子·喻老》中的“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淮南子·人間訓》中的“千里之堤,以螻蟻之穴漏;百尋之屋,以突隙之煙焚。”
事物微小的漸變中往往孕育著巨大的質的飛躍。推及現實,它啟迪我們,要對小事小節保持足夠的清醒認識,慮於微,防於小,從小事小節上加強修養,從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嚴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漸。
《宋書·吳喜傳》指出,要在禍害尚處萌芽狀態之時,就及時發現感知,並加以預防和制止,避免其繼續發展。
《黃帝內經》還生動形象地說道,“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強調疾病隱患應及早治療清除,以免給肌體帶來更大的傷害。
人貴有自知之明,歷覽古之聖賢,“遠見於未萌,避危於無形”的遠見比比皆是。《韓非子·說林上》講到的“聖人見微以知著,見端以知末”,《亢倉子·訓道篇》提及的“人有偏蔽,終身莫自知己乎”。
《史記·五帝本紀》所云的“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都在告訴我們,只有保持一顆“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心態,以“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胸襟,時刻自警自省,才能察微於萌芽之始,進而認清自我、感知自我。
出自《後漢書·郭陳列傳》:“臣聞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潰蟻孔,氣洩針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識幾。
“堤潰蟻孔,氣洩針芒”,意思是小小的螞蟻窩能夠使堤岸潰決,針芒般大小的孔眼也能使氣洩掉。比喻小事不注意,就會釀成大禍患。意在告誡世人,為人處世要重視小事小節,才能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
其實,對於“堤潰蟻孔,氣洩針芒”的古訓,我們並不陌生,類似的表達還有《韓非子·喻老》中的“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淮南子·人間訓》中的“千里之堤,以螻蟻之穴漏;百尋之屋,以突隙之煙焚。”
事物微小的漸變中往往孕育著巨大的質的飛躍。推及現實,它啟迪我們,要對小事小節保持足夠的清醒認識,慮於微,防於小,從小事小節上加強修養,從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嚴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漸。
《宋書·吳喜傳》指出,要在禍害尚處萌芽狀態之時,就及時發現感知,並加以預防和制止,避免其繼續發展。
《黃帝內經》還生動形象地說道,“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強調疾病隱患應及早治療清除,以免給肌體帶來更大的傷害。
人貴有自知之明,歷覽古之聖賢,“遠見於未萌,避危於無形”的遠見比比皆是。《韓非子·說林上》講到的“聖人見微以知著,見端以知末”,《亢倉子·訓道篇》提及的“人有偏蔽,終身莫自知己乎”。
《史記·五帝本紀》所云的“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都在告訴我們,只有保持一顆“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心態,以“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胸襟,時刻自警自省,才能察微於萌芽之始,進而認清自我、感知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