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環球科幻
-
2 # 維度開拓者
先給答案,完全可以。
只是直接蒸餾海水的辦法成本太高。要製作海水精,蒸餾海水時一般不需要完全蒸乾,只要蒸餾到適當溶度,溶液降溫冷卻後,留下飽和濃鹽水會自動結晶,形成氯化鈉為主,氯化鎂、鈣等及硫酸鹽等結晶水鹽,或透過分步濃縮結晶獲得所有溶解物。
用這些固體,加一定比例的淡水,就可復原海水。加水的比例可以用一根鹽水比重計測量就可。
實際上我們這裡寧波,就有這種海水精賣。用於市場活的海鮮水產品,延長存活時間。
-
3 # 情感飛花
十升海水自然蒸餾後剩餘的殘渣,再加入大約十升的淡水混合後,是不是就成了海水?
首先,海水是很難定義的,雖然我們科技目前進步很多,但是看不清楚的自然現象依然更多,海水裡面有大量的生命形態,也有生命賴以生存的環境,那麼,這麼複雜的環境對於人類目前來說,是很難還原的。
具體說來就是,如果你用海水來淡化生產食用水,或者鹽,或者其他一些無機物,題主說的方法都應該可以,也就是說,這樣製成的海水和海里的天然海水是沒什麼區別的,因為從無機角度看,海水成分還是很清楚的。
但是,如果你從有機的角度看這個問題,就要複雜得多,海水中的有機物非常複雜,至今也沒有一個研究機構能將其中的全部成分,以及互生互養的迴圈給弄清楚,以至於直到今天,海洋中還是經常能遇到赤潮,大面積生態汙染,大量生命體集體死亡等事件,這些事件往往和海水中成分變動,尤其是有機物成分變動有關。
那麼,談到生命體,題主方法所製成的海水會有很多生物不認為是海水,因為這個過程幾乎將所有生物 - 微生物,細菌等都殺死了,有機物也大量被改變了性質,像珊瑚和微生物等等生命體幾乎進去就會死亡,就像是把一棵大樹栽進沙漠裡,根本無法存活。
-
4 # 天澤方圓之楊春順
不是!在蒸發過程中不僅是水分子被蒸發掉了,也有其它元素被蒸發掉了,甚至是被分解了。所以,海鹽能吃,海水卻不能喝。
十升海水自然蒸餾後剩餘的殘渣,再加入大約十升的淡水混合後,是不是能夠恢復成海水,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溫度。海水蒸餾後,水分已經蒸發。剩下的結晶析出的白色物質為鹽滷。其成分含有氯化鉀、氯化鎂,還有氯化鈉。因為海水中的絕大多數鹽都屬於離子晶體,熔沸點較高。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是不一樣的,分析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可知,在室溫20℃左右時,氯化鎂的溶解度(54.3克)大於氯化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在這個溫度下向混合物中加適量水,就可將大部分氯化鎂溶解在水中,而在27℃以下氯化鉀的溶解度小於氯化鈉的溶解度。所以溫度決定了白色析出物能不能完全溶解於水中。如果在溫度理想的情況下加入淡水,所有鹽滷完全溶解,那這個水從化學成分來講基本接近海水,所以溫度很關鍵。還有一個因素也很重要,那就是微生物菌落。蒸餾後,微生物菌落肯定受到破壞。所以後面加入的水,無法完全恢復原先生態裡面的微生物菌落。海水成分複雜,在蒸餾的過程中肯定有部分化學變化。即使加入水後勾兌成海水,不過我覺得和原先的海水還是有點不一樣的,畢竟海水的生態不一樣了。這個可能就是所謂活水和死水的區別吧,至少在微生物菌落方便要做一段時間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