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企鵝一號972

    正史中魏、蜀、吳誰也沒封什麼五虎上將。《三國演義》中,只對劉蜀加了封五虎上將的情節而曹魏和孫吳都沒有加封過五虎上將。曹魏中,武藝和關羽等五虎上將不相上下的有典韋、許褚、夏侯?⒄帕傘⒉莧省⑾暮鈐ǖ齲槐人鍬匝返撓行旎巍⒄硼?、臧霸、曹洪、于禁等;李典、樂進則又差一些;孫吳中,能與五虎上將等相提並論的武將不多,太史慈勉強可算一個,甘寧弓箭出色,但武功卻難說有多高,其他如程普、黃蓋、韓當、周泰、淩統、潘璋等可算東吳上將,但要與關長趙馬典許等並駕齊驅好像還缺少點說服力。

    三國演義中只有蜀國明確說過五虎上將。魏國和吳國都沒有。

    但是可以猜測一下,全當聊天罷了。

    首先五虎上將在蜀國應該是權勢和功勞的體現,關張權勢地位自不必說;趙雲救阿斗,一直鞍前馬後,出生入死的擔當劉備的護衛軍首領,功勞又不必說;馬超的父親馬騰是與劉備同屬於衣帶詔的合謀,馬家又是世代名家(據說是漢扶波將軍馬援的後人),馬超投降劉備後,駐軍成都以北,成都人士驚恐不可終日,劉璋在頑強抵抗劉備三年後聽到馬超駐軍的訊息,終於膽怯獻城投降,當時成都兵多糧多,至少還可以抵擋幾年,由此可見馬超的作用也不可忽視,所以成為上將情由可源;黃忠定軍山一戰,力斬夏侯淵這一曹魏名將,威懾北魏,功甚大,所以居上將。

    那麼在魏國有沒有這樣的人呢?我以為如果魏國有五虎上將的話,應該就是:夏侯??、曹洪、張遼、許褚、徐晃。先別急著不同意,聽我說說原因:夏侯??戰功赫赫,後封為大將軍,這可是最高的官員了,曹洪屢次救過曹操的命,而且貴為曹氏宗族,地位很早就以經很高了,張遼逍遙津一戰足以說明其是魏國真正的武將奇才,許褚也是曹操的護衛軍,作用像趙雲,護架有功,徐晃在襄陽大戰時,曾經得到曹操的盛讚,說徐在魏國無人能及,是無敵將,所以以上五人成為魏國五虎將應該還是說得過去的。

    忘了還有曹仁,曹氏宗族位高權重的人物,如果有他,就應該把許褚擠出五虎將了,(誰讓許褚押運糧草時喝多了,讓燕人刺於馬下的)。其他人也有武功甚高的,但條件不是很好,龐德是降將不受朝中信任,于禁還算光輝的一生悔於最後的投降,典韋武功高,夏侯淵權勢重但都死的早,張頜在魏國地位不高,從屢次受曹洪訓斥,受司馬懿的奴役可知,李典樂進確實是良將,可惜沒遇到好的舞臺,展示不夠,所以上述的幾個人不太可能成為魏將之首。

    東吳呢?我認為吳國五虎將是:丁奉、黃蓋、程普、韓當、周泰。丁奉在東吳的多次戰爭中一直充當先鋒,戰功顯著,威名遠波;黃蓋赤壁功勞足以名垂吳國千古;程普吳國武將中第一權臣,資歷太強了,韓當最早跟隨孫氏征戰,實在是不封個將軍就說不過去;周泰渾身都是為東吳而戰傷疤,在孫權大宴群臣時著實感動了許久,所以封為五虎將也算實質名歸。

    甘寧武功高,但出身不好,最初是水賊,然後投靠太多人,然後殺東吳凌操,然後降吳,好像選入五虎將,是不是其他將軍會有反感,(就像關羽最初不同意黃忠進五虎將一樣),淩統不錯,但和甘寧殺父之仇總也扯不完,肯定影響為國出力(呵呵),徐盛也還可以,但予前面的五位比起來還是差一些,其他像朱恆、蔣欽等人是人才,但業績實在不是十分出色。

    樓主同意我的觀點麼?

    另外,《三國志》中說“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指的是于禁、張郃、樂進、張遼、徐晃五人是魏國最為出眾的武將。《三國志》對於吳國的程普、黃蓋、蔣欽、周泰、陳武的口碑也很好。這也算另一種說法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狗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呢?你有接觸過什麼比較感人的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