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尋擇

    人工重力目前我只見過用向心力來代替重力。就是利用做圓周運動的裝置來實現的。這個也只是在地面上有類似的模擬裝置,在太空中都不會有這樣的裝置放在太空船或者空間站上。

  • 2 # 講科學堂

    前蘇聯火箭專家和宇航先驅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曾經說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裡。”

    受到太陽演化的影響,地球在10億年後就已經不適宜人類居住了。所以,人類遲早都會離開地球,甚至是太陽系,去尋找新的家園。但是,太空環境卻是對生命極其不友好。除了有能破壞生物DNA的宇宙輻射外,低重力環境對人類的生存也非常的不利。

    圖:雖然在太空站中待的時間不長,楊利偉出倉後都需要人來攙扶

    通過幾十年來的對宇航員的觀測發現,低重力環境會使宇航員的鈣質流逝(平均每天25克)、肌肉萎縮、視力下降、心率不齊、罹患腎結石等等。如果是更長時間的太空旅行,比如離開太陽系,人類甚至無法在低重力環境做大家都喜歡做的事情,也無法受孕。所以,如果要進行長時間的太空旅行,必須要製造出一個人工重力環境來。

    圖:旋轉太空飛船想象圖

    人工重力從原理上來講並不是一個高大上的技術。產生人工重力的方法非常簡單:讓太空飛船整體或區域性旋轉起來,產生離心力,從而模擬出重力環境。但是,由於科里奧利力的原因,飛船旋轉半徑要夠大才能避免頭暈。

    圖:旋轉飛船內部想象圖

    目前,製造一個擁有人造重力的太空站在的技術上沒有什麼問題,只是花錢太多和沒有必要。在太空站做實驗的目的之一就是利用太空的低重力環境來做地球上沒法做的實驗。而且就在地球的軌道上,來去都比較方便,不用長時間的待在空間站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完香蕉再吃紅薯有什麼影響嗎會中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