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慕亭衣

    《山海經》全書18卷,約31000字,包含了歷史,神話,宗教,天文,地理,民俗等多種資料的小百科全書。

    比如《山海經》的第一卷《南山經》,講了鵲山的首座山,叫招搖山。山中有一種草,形狀像韭菜,開青色的花,名叫祝餘,人吃了它就不會飢餓。

    還有一種樹,形狀似構樹,樹上有黑色的紋理,開的花能發光,可以照亮四周,名叫迷穀,把它佩戴在身上就不會迷路。

    還有《山海經》的第二卷《西山經》,講到有一座山叫符禺山,山上有一種樹,名叫文莖,結的果實像棗,吃了它可以治療耳聾。

    山中生長的草多為條,果實的形狀像嬰兒的舌頭,人吃了它就不會迷惑。

    還有這麼一座山叫石脆山,山上生長著很多棕樹和楠木,生長的草多為條草,這種草形狀與韭菜相似,開白色的花,結黑色的果實,吃了這種果實可以治療疥瘡。

    神奇的地方太多,令人大開眼界。這本書的內容如果是靠想象力創造而來,那作者的想象力可以說是超越宇宙了。

    驚奇之餘,很為我們人類的能力感到欽佩。

    創作這麼一部著作,需要投入的精力,時間,是有多大。

    關於書中的一些內容,由於成書年代久遠,真實性還有待考究。古人對《山海經》一直當成真實的歷史來看待。連司馬遷寫《史記》時說的“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

    《山海經》在很長時間裡是藏於深宮,王府的,在民間便成為了巫師和方士珍藏的秘籍。現在閱讀《山海經》就像是穿越了時空遊歷其中。

    不管是否真實存在,就是因為對《山海經》裡的事物存在質疑,才會促使我們去了解,去深究。也是因為這部古老而神秘的奇書不斷吸引著現代學者,愛好者的關注,研究。

  • 2 # 魏東雙

    物種的消亡和出現都屬正常的自然現象。

    《山海經》所記載的似是五、六千年前第四紀冰期前後(海面低)的地理風物,現在已滅絕的動植物當時可以存在。

    因為當時還沒有文字來記述,世代口口相傳、文字轉錄失誤,造成《山海經》中大量不合理、難理解的內容。

    如同神秘消失的瑪雅人及其神秘的文化,人類過去、將來有很多亟待現代去發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曾經班上的第一名的同學,現在都過的怎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