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芊虛塵

    確實存在這個說法,我小時候就是這麼被“騙”過來的,直到我自己學醫之後,才發現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為什麼說它不準確而不說是錯的呢?

    因為某些發熱確實需要“捂”。

    比如高熱之前,骨骼肌做功產熱,表現為人體寒戰、發抖,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捂”,透過“捂”來減少體表散熱儘快達到大腦預定的溫度,減少骨骼肌做功產熱。這個預定溫度往往是39℃以上的高熱甚至超高熱,一旦達到預設溫度寒戰、發抖停止,四肢溫度升高,我們就不能“捂”啦,趕緊松減衣物幫助體表散熱,這個時候還捂的話不利於體表散熱是很難降溫的。

    那麼為什麼一開始要把溫度捂上去呢?那是因為即使你不捂,大腦也會發出指令讓骨骼肌一直做功直到達到預設溫度,而達到體溫最高值後骨骼肌做功產生的熱會比捂出來的難散熱,所以一開始我們要用捂來給大腦一個體溫已經升高的假象,減少骨骼肌的做功。

    並不是所有的發熱都需要捂的,反倒是絕大部分發熱不僅不能捂還要適當的松減衣物幫助散熱。只有高熱前人體寒戰的時候才需要捂,其他時候基本都要增加體表散熱的,不然不僅退熱難,還容易把低熱捂成高熱了。

    此外,應提問者要求說明感冒、發熱、流感的區別。其實很簡單,流感和感冒都是疾病,是診斷;感冒範圍較廣,流感是感冒中的其中一種。發熱是一個症狀,感冒和流感可以出現發熱,也可以沒有發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錘子手機和蘋果手機使用3年後,哪個依然流暢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