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分封之初當然給自己留下最大的版圖,無論是國家疆域還是都城大小、人口、軍隊,周王室都給自己留下的最大。
在介紹之前,需要先搞懂一個事情,就是西周乃至春秋前期,國與國之間沒有如後世一般的國界。
都城及四郊內住的是“華人”,設六鄉。
都城百里之外稱為“野”,住的是“野人”即原來的土著居民等,野設六遂。
六鄉六遂。
《周禮》規定周王室是六鄉六遂,公國三鄉三遂,侯國、伯國二鄉二遂,子國、男國一鄉一遂。
何為六鄉?
比、閭、族、黨、州、鄉。
五家為比,五比為閭,四閭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一鄉有一萬兩千五百人。
住在鄉里的都是華人,西周時期只有華人才可以當兵,一鄉出一軍,所以周天子是六軍,公國三軍,依次減少。
何為六遂?
遂:指國都百里以外的地方,也就是“野”
六遂:鄰、裡、酇、鄙、縣、遂。
五家為鄰,五鄰為裡,四里為酇,五酇為鄙,五鄙為縣,五縣為遂
住在野的人,也被稱為野人,沒有當兵、受教育的權利,要向國家貢獻勞動力與勞動產品
分封疆域:
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
諸公之地方五百里,天子之地怎麼也得方千里。
都城大小:
王城方九里,公七里,侯伯五里。
可見從疆域到人口到都城大小高低,周禮都做了明確的規定。
所以周天子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傻,把土地都分給別人,自己就保留一點點。實際上,分封之初,周天子毫無疑問是疆域最大、人口最多、戰鬥力最強的。
也不用擔心周天子把土地分完了,沒得分,按照周天子的規定,必然還有很大的野外區域存在,可以進行封邦建國。
春秋戰國的時間劃分通常有三種說法即《春秋》成書、田氏代齊與三家分晉。
為什麼要劃分出兩個名稱呢?因為春秋與戰國時期,兩個階段無論是政治、軍事、思想、經濟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戰國這個概念,最初出現並不是作為一個歷史時期,而是指當時幾個強大的國家,如蘇代所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
這個時期雖然國家尚有數十,但是記錄的主要是當時最強的七個國家的事蹟。
直到西漢劉向編《戰國策》,才以戰國作為這個時期的名字開始流傳。
西周分封之初當然給自己留下最大的版圖,無論是國家疆域還是都城大小、人口、軍隊,周王室都給自己留下的最大。
在介紹之前,需要先搞懂一個事情,就是西周乃至春秋前期,國與國之間沒有如後世一般的國界。
所謂的“國”,更多的指都城以內範圍。西周時期的國家對於疆域沒有特別大的劃分,周天子以及諸侯國,都城城郭以內稱為國,都城百里之內稱為郊。都城及四郊內住的是“華人”,設六鄉。
都城百里之外稱為“野”,住的是“野人”即原來的土著居民等,野設六遂。
六鄉六遂。
《周禮》規定周王室是六鄉六遂,公國三鄉三遂,侯國、伯國二鄉二遂,子國、男國一鄉一遂。
何為六鄉?
比、閭、族、黨、州、鄉。
五家為比,五比為閭,四閭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一鄉有一萬兩千五百人。
住在鄉里的都是華人,西周時期只有華人才可以當兵,一鄉出一軍,所以周天子是六軍,公國三軍,依次減少。
何為六遂?
遂:指國都百里以外的地方,也就是“野”
六遂:鄰、裡、酇、鄙、縣、遂。
五家為鄰,五鄰為裡,四里為酇,五酇為鄙,五鄙為縣,五縣為遂
住在野的人,也被稱為野人,沒有當兵、受教育的權利,要向國家貢獻勞動力與勞動產品
分封疆域:
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
諸公之地方五百里,天子之地怎麼也得方千里。
都城大小:
王城方九里,公七里,侯伯五里。
可見從疆域到人口到都城大小高低,周禮都做了明確的規定。
所以周天子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傻,把土地都分給別人,自己就保留一點點。實際上,分封之初,周天子毫無疑問是疆域最大、人口最多、戰鬥力最強的。
也不用擔心周天子把土地分完了,沒得分,按照周天子的規定,必然還有很大的野外區域存在,可以進行封邦建國。
春秋戰國的劃分春秋戰國的時間劃分通常有三種說法即《春秋》成書、田氏代齊與三家分晉。
為什麼要劃分出兩個名稱呢?因為春秋與戰國時期,兩個階段無論是政治、軍事、思想、經濟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戰國這個概念,最初出現並不是作為一個歷史時期,而是指當時幾個強大的國家,如蘇代所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
這個時期雖然國家尚有數十,但是記錄的主要是當時最強的七個國家的事蹟。
直到西漢劉向編《戰國策》,才以戰國作為這個時期的名字開始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