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976220875008

    原文: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迴盪。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這首詩出自清代文學家袁枚的《所見》。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袁枚熱愛生活,辭官後僑居江寧。其主張抒寫性情,所寫多為士大夫的閒情逸致。

    詩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見一個牧童騎著牛,唱著歌,忽然聽到蟬的叫聲,於是停住歌聲跳下牛背,準備捕捉蟬。這一幕觸發了詩人的詩興,就寫下了這一首“所見”。

    名家點評

    西安交通大學研究員毋永利《古詩觀止》:這首詩創意新穎,描寫生動。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浦漫汀《小學生必背古詩詞》:這首詩描寫了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細節,大聲歌唱表現的是童心的自由自在,隨後的閉口不言也是由於童心所致。寥寥數語,不僅描繪了兒童瞬間的神態變化,刻畫出一個活潑可愛的象,而且使整首詩充滿情趣,很有韻味。

    詩詞賞析

    詩詞一二句描寫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潑、悠然自得的可愛模樣和他的愉快心情,“騎”字直接寫出了牧童的姿勢,“振”字則間接點出他的心情。透過“騎”和“振”兩個動詞,把牧童那種悠閒自在、無憂無慮的心情和盤託了出來。正因為心中歡樂,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於遏行雲,“振林樾”。

    第三句寫牧童的心理活動,交代了他“閉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詩的轉折點。第四句,急轉直下,如千尺懸瀑墜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詞,把這個牧童發現樹上鳴蟬時的驚喜心情和機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出來。而“閉”和“立”兩個動詞,則把這個牧童天真的神態和孩子式的機智刻劃得淋漓盡致。

    全詩透過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的描寫,直接抒發生活的感受,看似閒情逸致,實則寄託情思。它所描繪的和平、寧靜和優美如畫的田園風光,所刻劃的活潑、自在和天真無邪的牧童形象,表現了詩人的一種“真性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因為工作原因,我上班差不多要站六七小時,擔心以後會靜脈曲張,有什麼辦法可以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