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跑者阿飛

    速度就是步頻乘以步幅。

    跑得快的人,步幅都大。專業選手的步幅都有超過身高的。

    當然了跑步的步幅跟身高沒有太大關係,主要靠騰空時間。

    走路的步幅跟身高關係很大。

    要增加步幅,需要

    (1)強大的肌肉力量。

    更大的步幅 = 更大的衝擊力

    沒有強大的肌肉,就沒有更大的步幅。

    腹背臀腿的肌肉都很重要。

    長時間的騰空,需要穩定的核心,強力的大腿。

    (2)髖關節的柔韌性

    髖關節活動角度小,胯部打不開,步幅上不去的。

    做各種柔韌性的訓練,瑜伽是不錯的選擇。

    (3)跟著大步幅的人來養成習慣

    (4)地上做標誌,踩著標誌點,來培養習慣

    (5)透過跑下坡路,來讓身體適應大步幅

    (6)在保持配速的前提下,降低步頻,只有增加步幅,來習慣。

    (7)跑步中,有意識地後摺疊腿,向前送跨,扭動骨盆的感覺

  • 2 # 把你寵壞啊

    方法很多,但是要科學循序漸進。

    一 首先要進行核心肌肉的鍛鍊,尤其是腰部和腿部的肌肉,肌肉相當於人體的彈簧,也是你邁開大步的基礎,所以有條件可以去健身房進行核心肌肉鍛鍊,沒條件可以下載一個app體育軟體,在家裡、在工作中抽空都可以進行核心訓練

    二 拉伸,跑前拉伸和跑步後的熱身就是為了讓步幅大,但是拉伸是要有科學方法的,過度的拉伸容易造成受傷,所以不要嫌麻煩,每天高抬對、下壓腿、拉腰等要堅持,使身體變得柔韌,把身體內的筋骨拉開,也就是俗話說的開筋。

    三變速跑、百米衝刺是基礎,很多喜歡長跑的朋友不喜歡短跑、變速跑、衝刺等,這是不科學的。提高速度、步幅變大這些專案是必須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所以只要你喜歡跑步,這三項你打好基礎了,跑起來很輕鬆,步幅變大,動作優美。

  • 3 # 一路慢跑

    跑步的速度是由步長和步頻決定的。穩定、有節奏的步伐和步頻有助於輕鬆跑步,推遲疲勞。

    跑步時兩腿交替後蹬與前擺,影響步伐大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跑者的腿長、蹬擺力量、動作幅度、後蹬的角度、髖關節的靈活度和柔韌度等等。

    步伐與步頻是一對矛盾,過大的步伐消耗更多體力,支撐時間、騰空時間加長也必然影響步頻。非常優秀的跑者,往往能夠平衡好二者之間的關係,穩定做到步子大,步頻又快。

    雖然加大步伐會受到一定限制,例如腿長的限制,但要提高跑速,不斷提高成績,必然要在加大步伐上下功夫,找到有利於提高跑速的穩定的步伐步頻組合。

    日常加大跑步步伐的辦法主要有:

    1.控制體重。腿的長短無法改變,但腿的胖瘦可以自我控制,一雙輕盈有力的雙腿是邁開大步的基礎;

    2.透過力量訓練、跳躍訓練增強腿部力量;

    3.做好跑前熱身以及壓腿練習,增加腿部的柔韌性;

    4.有意識地訓練高抬腿跑與後蹬跑,加大步長過渡到大步跑;

    5.進行以髖為軸的各種擺腿送髖練習,加大大腿向前擺動的幅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肯德基頭像裡的那個老頭是誰?